[实用新型]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30677.0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8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鑫源钢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3/04 | 分类号: | B21D13/04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程强强 |
地址: | 25651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钢板 接口 加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属于彩钢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立板,两立板之间安装有一层上转轴和一层下转轴,上转轴上套设有上仿形体,下转轴上套设有下仿形体,位于下仿形体的下方在两个立板之间设有底板,上仿形体的右端设有上仿形轮,下仿形体的右端设有下仿形轮,底板上设有一个右支撑板和一个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安装有两个加深轮,上加深轮上设有两个加深凹槽,下加深轮上设有两个加深凸起,左支撑板上安装有下折弯靠轮,左支撑板顶端焊接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上安装有上折弯靠轮。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将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凸起棱和折弯部压制到位,改善后期彩钢板之间搭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属于彩钢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彩钢板成型设备是一种用于对彩钢板进行轧辊成型的辅助装置,其在建筑、机械加工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其中,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是一种常见的类型,其截面形状见图2,一端有两条凸起棱,凸起棱的高度一般在3-4mm左右,成型机在压制彩钢板曲面体的时候由于彩钢板的厚度很薄,凸起棱的高度往往无法一次性达到所要求的尺寸,需要再使用其他的设备加工;另一端有两个折弯部,在使用成型设备进行压制时,折弯部的角度往往不到位,经常出现外翻的情况,这样当两块YX18-77-315的彩钢板搭接时,会出现缝隙和弯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一次性将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凸起棱和折弯部压制到位的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彩钢板搭接口加深装置,包括两个立板,两立板之间安装有一层上转轴和一层下转轴,上转轴上套设有上仿形体,下转轴上套设有下仿形体,位于下仿形体的下方在两个立板之间设有底板,上仿形体的右端设有上仿形轮,下仿形体的右端设有下仿形轮,上仿形轮上设有两个环形凹槽,下仿形轮上设有两个环形凸起,底板上设有一个右支撑板和一个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和左支撑板均位于转轴的前端,右支撑板上安装有两个加深轮,分别为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上加深轮上设有两个加深凹槽,下加深轮上设有两个加深凸起,左支撑板上安装有下折弯靠轮,左支撑板顶端焊接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上安装有上折弯靠轮。
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将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凸起棱和折弯部压制到位,改善后期彩钢板之间搭接的质量。右侧的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的作用是加深两个凸起棱到要求的尺寸,左侧的上折弯靠轮与下折弯靠轮配合用于将彩钢板的折弯部弯折到位。
进一步优选,所述右支撑板上开设有条形孔,穿过该条形孔设有两个螺纹柱,上加深轮和下加深轮安装在螺纹柱的左端;左支撑板、上支撑板上均设有条形孔,穿过左支撑板的条形孔设有螺纹柱,下折弯靠轮安装在该螺纹柱的右端,穿过上支撑板的条形孔设有螺纹柱,上折弯靠轮安装在该螺纹柱的下端。
进一步优选,彩钢板穿过上转轴与下转轴之间,最后彩钢板的右端穿过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彩钢板左端的两个折弯部紧贴上折弯靠轮,下折弯部的下端紧贴下折弯靠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将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凸起棱和折弯部压制到位,改善后期彩钢板之间搭接的质量。右侧的上加深轮与下加深轮的作用是加深两个凸起棱到要求的尺寸,左侧的上折弯靠轮与下折弯靠轮配合用于将彩钢板的折弯部弯折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型号为YX18-77-315的彩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仿形体和下仿形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深轮和折弯靠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鑫源钢板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鑫源钢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30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