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氮除磷型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8787.3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2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花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耿佳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人工湿地技术领域的一种脱氮除磷型人工湿地,包括包人工湿地池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下端法兰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法兰连接有一号电磁阀,所述一号电磁阀的下端管道连接有一号压力表,所述一号压力表的下端管道连接有二号压力表的下端,所述二号压力表的上端管道连接有二号电磁阀,所述二号电磁阀的左端管道连接有进水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水路系统和风路系统的协调作用,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湿地系统堵塞的难题,提高了脱氮除磷的效果,将固定化微生物、微生物好氧厌氧处理与人工湿地有机结合,加强了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作用,有效提高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领域,具体为一种脱氮除磷型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人工湿地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如果设计或管理不善,容易造成堵塞, 人工湿地的堵塞是由沉降和被过滤的固体颗粒在微生物作用下累积而成,填料表面的堵塞层和空隙中的截留物质由厌氧分解产物(如多糖类物质、胞外聚合物)以及未能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组成,过长时间的堵塞会导致厌氧环境的产生,进而加速了系统的堵塞,过度的堵塞会导致湿地水力传导系数降低,处理效果下降、运行寿命缩短以及其他的一系列问题,人工湿地的堵塞间题越来越成为其应用的障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脱氮除磷型人工湿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氮除磷型人工湿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氮除磷型人工湿地,包括人工湿地池和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下端法兰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左端法兰连接有一号电磁阀,所述一号电磁阀的下端管道连接有一号压力表,所述一号压力表的下端管道连接有二号压力表的下端,所述二号压力表的上端管道连接有二号电磁阀,所述二号电磁阀的左端管道连接有进水口,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固定设置有壤土层、好氧固定化微生物层、砾石层、火山岩层、厌氧固定化微生物层和糠醛层,所述壤土层内栽培有湿生植物,所述进水管设置于壤土层和好氧固定化微生物层之间,所述糠醛层中固定设置有上层布气管和下层布气管,所述上层布气管的左端法兰连接有进出气管,所述进出气管的左端法兰连接有一号三向阀,所述一号三向阀的下端管道连接有回转式风机,所述回转式风机的右端管道连接有二号三向阀,所述二号三向阀的左端管道连接有下层布气管,所述人工湿地池的内腔的底部左侧壁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左端固定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左端法兰连接有消毒渠,所述消毒渠的左侧壁法兰连接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好氧固定化微生物层中固定设置有固定化微生物组件,所述固定化微生物组件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池壁,所述固定化微生物组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曝气总管和曝气支管组成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总管通过穿过池壁,所述曝气总管上安装有气体阀门和气体流量计,所述厌氧固定化微生物层中固定设置有固定化微生物组件,所述固定化微生物组件内部安装有固定化微生物板。
优选的,所述壤土层、好氧固定化微生物层、砾石层、火山岩层、厌氧固定化微生物层与糠醛层之间均固定设置有土工膜防渗层。
优选的,所述上层布气管包括布气主管粗段、布气主管细段和布气支管,所述布气支管与布气主管在水平方向上正交连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化微生物组件的四周固定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为矩形钢制框架,所述框架内部安装有三到五块固定化微生物板,所述框架四周设置有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曝气总管、曝气支管、出水管、进出气管、上层布气管和下层布气管均为PVC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花,未经陈秋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8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田水量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隧道内更换管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