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砂过滤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28782.0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9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陆进;赵锦辉;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过滤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砂过滤单元,外框架内部与内框架的外部相连,外框架内侧与纤维承托层的外侧相连,纤维承托层的内侧与内框架外侧相连,出水管和气洗管固定在内框架上,石英砂填充在内框架内部的空间内,该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它实现以过滤单元的立体表面积为过滤面积,通过在滤池内布置多个立体砂过滤单元,使得滤池平面可以较传统滤池减小,并不减少滤池的处理水量或同等占地平面的情况下,增加滤池的处理水量,本实用新型采用立体框架固定纤维承托层,内填石英砂,实现整个砂过滤单元的立体表面过滤进水,减小滤池的平面面积,该过滤单元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可实现全面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砂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砂过滤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自来水厂或污水厂砂滤池都是采用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的过滤模式,即过滤面积为平行于水平面的横截面面积。该传统模式受水平面面积的限制,处理水量为水平过滤面积与滤速乘积。无疑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占地大,二是处理能力弱,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砂过滤单元,实现过滤单元立体表面进水,改变传统滤池以单一水平面进水的情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砂过滤单元,包括框架、石英砂、出水管及气洗管,所述框架为筒形结构,所述框架包括外框架、纤维承托层及内框架,所述外框架内部与内框架的外部相连,所述外框架内侧与纤维承托层的外侧相连,所述纤维承托层的内侧与内框架外侧相连,所述出水管和气洗管固定在内框架上,所述石英砂填充在内框架内部的空间内。
优选的,所述内框架由若干个立柱构成,所有的所述立柱相互之间平行布置。
优选的,所述外框架包括钢环、滤网、顶板及底板,所述钢环有若干个,所述钢环均设置于内框架的外部,所述钢环与立柱之间设置有滤网,所述顶板与内框架的顶端相连,所述底板与内框架的底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穿过外框架的顶板并设置于内框架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气洗管穿过外框架的顶板并设置于内框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石英砂设置于由纤维承托层、顶板及底板形成的空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它实现以过滤单元的立体表面积为过滤面积,通过在滤池内布置多个立体砂过滤单元,使得滤池平面可以较传统滤池减小,并不减少滤池的处理水量或同等占地平面的情况下,增加滤池的处理水量。
(2)本实用新型采用立体框架固定纤维承托层,内填石英砂,实现整个砂过滤单元的立体表面过滤进水,减小滤池的平面面积。
(3)该过滤单元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安全、可靠,可实现全面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框架结构(未显示滤网)示意图。
图3为外框架的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框架1、纤维承托层2、内框架3、石英砂4、出水管5、气洗管6、钢环11、滤网12、顶板13、底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87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干法刻蚀图形化蓝宝石衬底的托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交互平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