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体毛坯上料机械手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28603.3 | 申请日: | 2020-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7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玲;屈猛;滕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5/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缸体 毛坯 机械手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体毛坯上料机械手夹具,属于缸体上料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板、驱动装置、连接杆和卡接件,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臂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驱动所述连接杆水平运动,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底部,并与所述连接杆联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优化包装空间更加紧凑,减少物流拉动次数和人工转运次数,降低劳动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缸体上料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缸体毛坯上料机械手夹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毛坯1需要从料车的托盘上搬运到自动辊道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加工。目前发动机缸体毛坯料车有3层,每层摆放6个工件,自动上料机械手夹具2采用前后端面夹持(如图1所示),或者曲轴孔与顶面夹持方式(如图2所示)进行上料。
当前使用的夹具存在以下问题:
(1)图1所示的夹持方式,要求缸体毛坯1在托盘上摆放时,每个缸体毛坯1之间需要留出机械手夹具的位置,导致包装浪费,也增加了物流拉动和人工转运的次数;
(2)图2所示的夹持方式,只能单侧从外由内的顺序逐步搬运缸体毛坯1,堆垛和上料效率低,且因顺序必须固定,在问题调查需要排查零件时,增加操作时间和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体毛坯上料机械手夹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板、驱动装置、连接杆和卡接件,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臂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相连,驱动所述连接杆水平运动,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底部,并与所述连接杆联动。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包括转接杆和导向杆,所述连接杆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表面,所述安装板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接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杆外围设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上设有过孔,所述卡接件在驱动装置驱动下,能够穿过所述过孔,并突出所述导向套筒设置。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接件为插销,所述插销通过安装销固定。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杆和卡接件为两套,分别并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装置和卡接件相反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两个连接杆的间距与所述缸体毛坯上表面的1号、4号缸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两个卡接件从两个相反方向配合承托所述缸体毛坯。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两个连接杆的间距与所述缸体毛坯上表面的2号、3号缸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两个卡接件从两个相反方向配合承托所述缸体毛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仅采用缸孔作为吊装位置,不需从缸体前后端面伸入夹具,优化了包装空间,单层托盘可摆放的缸体数量由6台增加到8台,物流拉动次数和人工转运次数减少了25%;缸孔在缸体顶部,用缸孔作为吊装位置,夹具从顶部伸入,可以不受顺序限制,提高了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向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信息与缸体毛坯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8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缸体在线偏模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牛奶瓶盖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