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电缆用束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8387.2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1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红旗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赣州智府晟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8 | 代理人: | 夏琛莲 |
地址: | 341108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工程 电缆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电缆用束线装置,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包括电缆线,且电缆线外侧设置有束线装置,所述束线装置包括转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缓冲垫、第三连接板、第一弹簧和外壳,且电缆线两侧皆贴合有转轮,所述转轮远离电缆线的一端皆插设在第一连接板内,且第一连接板远离转轮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皆插设在第一开槽内。本实用新型使工人在进行束线时,更快捷方便的进行束缚,节省束线时间,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后期维修更换时更方便快捷,节省劳动支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束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电缆用束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科技发展的现代生活中,电气的运用成为现在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的传输需要通过电缆进行输送,在电气工程电缆的束线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可知现在的电气工程电缆用束线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电气工程电缆用束线装置,都是通过卡扣,或者卡带的方式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对于工人来说工作量大,耗费时间,后期维修更换也比方便,对于多根电缆,也无法连接在一起,整体会闲的散乱,因此亟需一种电气工程电缆用束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工程电缆用束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束线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电缆用束线装置,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包括电缆线,且电缆线外侧设置有束线装置,便于束线,所述束线装置包括转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缓冲垫、第三连接板、第一弹簧和外壳,便于束线,且电缆线两侧皆贴合有转轮,便于转动,所述转轮远离电缆线的一端皆插设在第一连接板内,且第一连接板远离转轮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皆插设在第一开槽内,所述第一开槽外侧开设在第二连接块内,且第二连接块内部皆固连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侧皆滑动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侧皆固连在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三连接板,且第三连接板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侧皆固连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开设有第二开槽,且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弹簧,便于压缩,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端皆固连在缓冲块上,且外壳内部皆开设有第三开槽,所述第三开槽内部皆插设有电缆线。
优选的,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便于组合,且连接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第二弹簧、第四连接块、第五连接块、第六连接块和第七连接块,便于组合,所述外壳正面固连有第三连接块,且第三连接块内部皆开设有第四开槽,所述第四开槽内部皆固连有第二弹簧,便于压缩,且第二弹簧远离第三连接块的一端皆固连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远离外壳的一端插设在第五开槽内,且第五开槽外侧开设在第六连接块内,所述第四连接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皆插设在第六开槽内,且第六开槽外侧开设在第六连接块内,所述第四连接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皆贴合有第五连接块,且第六连接块内部皆固连有第七连接块,所述第七连接块内部皆开设有第七开槽,且第七开槽内部皆滑动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远离第七连接块的一侧皆固连在第五连接块上,且第六连接块远离第三连接块的一侧固连在外壳背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侧皆固连有第一限位块,便于限位,且第二连接块内部皆固连有缓冲垫,便于缓冲。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皆固连有第二滑轨,便于连接,且第二滑轨远离外壳的一侧皆滑动有第一滑块,便于滑动,所述第一滑块远离外壳的一侧皆固连在第二连接板上,便于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外壳的一侧皆固连有缓冲块,便于限位。
优选的,所述第七连接块内部皆固连有第二限位块,便于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红旗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红旗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8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动能电动车
- 下一篇:一种OBC-DCDC二合一测试台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