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液位的旋风式水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25723.8 | 申请日: | 2020-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8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兰斯特机械设备(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旋风式 水气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液位的旋风式水气分离器,该水气分离器包括一个呈立式筒状的分离器主体,于分离器主体的外壁上连接有水气进气管,且水气进气管沿分离器主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布置;分离器主体的顶盖设有出气口;于分离器主体的侧壁上还安装有高低布置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分离器主体的底部连通有水泵,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水泵的控制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气进气管沿分离器主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布置,使水气混合流体产生离心力和螺旋旋风式运动,达到更好的水气分离效果;通过液位传感器与水泵、补水电磁阀的连接控制,可以使分离器本体中的液位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实现自动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气分离器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自动控制液位的旋风式水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纺织工业领域,需要使用真空泵对布料中的水份湿气等进行抽吸除湿,因此会产生大量的水气混合流体,在真空泵工作管路中,需要设置水气分离器来进行水气分离。现有的水气分离器通过只有一个筒状主体,其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内部设置挡板等结构,水气混合流体进入筒状主体后与挡板发生碰撞,使水聚集后流到分离器底部;然后通过人工手动或者设置计时等方式定期排水,这种方式一般需要停机后人工操作,而且排水时控制不到位往往会把里面的水全部排空,再次工作时分离器底部没有水密封会漏气而影响真空泵的正常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级过滤式自散热真空泵进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控制液位的旋风式水气分离器,该水气分离器包括一个呈立式筒状的分离器主体,其中:于分离器主体的外壁上连接有水气进气管,且水气进气管沿分离器主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布置;分离器主体的顶盖设有出气口;于分离器主体的侧壁上还安装有高低布置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分离器主体的底部连通有水泵,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水泵的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分离器主体的底部呈漏斗状,且该漏斗状的分离器底部设有可避免形成气泡的隔板。
所述隔板位于漏斗状的分离器底部的倒锥状空间中,且隔板呈十字交叉型。
所述隔板位于漏斗状的分离器底部的出水管中,沿出水管轴向布置。
于分离器主体的内部设有一与顶壁连接、底部开口的圆筒,该圆筒外壁与分离器主体内壁之间形成与水气进气管相通的环形流道。
与水泵的排水管上设有一止回角座阀。
于分离器主体的中上部还设有一横向的过滤网罩,且过滤网罩上连接有提手。
于分离器主体的顶盖上设有补水口并连通有一补水电磁阀,补水电磁阀与第二液位传感器连接。
所述分离器主体设置在一可移动支架上,可移动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水泵的底板,可移动支架的底部设有移动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其一,通过水气进气管沿分离器主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布置,使水气混合流体进入分离器内部产生旋转运动,进而产生离心力和螺旋旋风式运动,达到更好的水气分离效果;其二,通过液位传感器与水泵、补水电磁阀的连接控制,可以使分离器本体中的液位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实现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图3分别是图1实施例的剖视图和透视图;
图4是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图6分别是图4实施例的剖视图和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兰斯特机械设备(广东)有限公司,未经格兰斯特机械设备(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5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降温设备
- 下一篇: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用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