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肠吻合口防漏喷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22449.9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8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彭健;徐帅;彭宁;欧阳倩晖;赵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 吻合 防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胃肠吻合口防漏喷胶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均呈半圆状设置,且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之间可通过端部连接以形成封闭圆环;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均设置有中空内部,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中空内部连通的注胶孔,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中空内部连通的注胶口,所述注胶口与喷胶设备连通;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所围成圆形的半径小于所述内周面所围成圆形的半径。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手工缝合吻合口时增加的手术时间及附带风险,并且可以避免医用生物胶漏在患者腹腔内,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肠吻合口防漏喷胶装置。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尽管手术方式及吻合技术有了显著的改进,但术后吻合口漏依然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目前结直肠手术吻合多采用吻合器操作,许多外科医师为了减少吻合口漏发生的机率,常常会在吻合器吻合肠管之后再绕吻合口使用缝线加固缝合一圈,但是这样无疑会增加手术时间。国内外现有使用生物医用胶用于替代手工加固缝合吻合口的报道。但是在使用生物医用胶时,易导致生物医用胶漏在腹腔内,导致脏器的粘连,且无法均匀的涂抹于吻合口周围,无法达到加固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肠吻合口防漏喷胶装置,可以避免手工缝合吻合口时增加的手术时间及附带风险,并且可以避免医用生物胶漏在患者腹腔内,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胃肠吻合口防漏喷胶装置,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均呈半圆状设置,且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之间可通过端部连接以形成封闭圆环;
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均设置有中空内部,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的内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中空内部连通的注胶孔,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中空内部连通的注胶口,所述注胶口与喷胶设备连通;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的两侧面上均通长设置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所围成圆形的半径小于所述内周面所围成圆形的半径。
作为优选,所述注胶孔沿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弧长方向均匀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注胶孔沿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的轴线方向分层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连接面上设置有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上的定位凸起,以及供所述定位凸起插入设置的卡接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注胶口包括注胶管体,所述注胶管体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的外周面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之间为结构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设置有呈半圆弧状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通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拼接即可闭合形成圆环,在使用时,根据实际的尺寸大小选用对应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即可,使得本方案中的喷胶装置可以适应多种尺寸大小的肠管,有效提高了本方案的适应性;并且半圆弧状的结构设置,能完美的适合肠道的生理结构,确保吻合效果;整个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完全避免现有技术中手工缝合加固吻合口的操作,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从而降低由于手术时间延长而附带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224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胶装置和点胶设备
- 下一篇:一种LED灯防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