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缸套强制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8801.1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8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宣正东;曾令杰;俞坤永;柳雷;汪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04B5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制 润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缸套强制润滑结构,包括齿轮油泵组、球阀、减压阀和分油管组件;齿轮油泵组包括齿轮油泵、总吸油管路、冷却管路、冷却进油口、分油接头和进液管路,齿轮油泵的进油口与总吸油管路连接,齿轮油泵的出油口通过冷却管路与冷却进油口连接,冷却进油口通过分油接头与进液管路连接;进液管路与球阀连接,球阀通过管路与减压阀连接,减压阀与分油管组件连接;分油管组件包括分油器和多个进油螺栓,分油器由总管路和多个支管路组成,总管路分别与多个支管路连接,每个支管路分别密封连接有进油螺栓,进油螺栓用于滴落润滑油至缸套表面。本实用新型在缸套上方加上强制润滑组件,通过油泵供油强制润滑,润滑效果好,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型机械、极端制造与专用机械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缸套强制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乳化泵内部润滑缸套的结构采用毛线自吸工艺, 即如图1所示,毛线1的一端位于油盒4内部,另一端穿过滴油螺杆2中部的通孔且位于缸套3表面,毛线1通过吸收油盒4内的润滑油然后为缸套3润滑,该种润滑结构装配繁杂,自吸不充分,润滑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缸套强制润滑结构,本缸套强制润滑结构在缸套上方加上强制润滑组件,通过油泵供油强制润滑,润滑效果好,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缸套强制润滑结构,包括强制润滑组件,所述强制润滑组件包括齿轮油泵组、球阀、减压阀和分油管组件;
所述齿轮油泵组包括齿轮油泵、总吸油管路、冷却管路、冷却进油口、分油接头和进液管路,所述齿轮油泵的进油口与总吸油管路连接,所述齿轮油泵的出油口通过冷却管路与冷却进油口连接,所述冷却进油口通过分油接头与进液管路连接;
所述进液管路与球阀连接,所述球阀通过管路与减压阀连接,所述减压阀与分油管组件连接;
所述分油管组件包括分油器和多个进油螺栓,所述分油器由总管路和多个支管路组成,所述总管路分别与多个支管路连接,每个支管路分别密封连接有进油螺栓,所述进油螺栓用于滴落润滑油至缸套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管路与进油螺栓通过卡套式接头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球阀为卡套式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油螺栓上还设有组合垫圈,所述进油螺栓的螺杆部与缸套箱体的预留孔螺纹连接且所述进油螺栓通过组合垫圈与缸套箱体的预留孔密封连接,所述润滑油依次通过进油螺栓的内孔和缸套箱体的预留孔滴落到润滑油至缸套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维修便利。
2、所选产品市场种类型号齐全,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合理选择相对用产品。
3、提高了缸套润滑效果,减少了对应盘根密封等零件的损坏,降低维修成本。
4、提高了缸套使用寿命,起到降本增效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齿轮油泵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分油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管路与进油螺栓连接结构剖面图。
图7为图2的A向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8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轴中心孔专用机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液体稳压的蓄能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