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施工工地扬尘实时监测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8131.3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宛仪;徐怀洲;陈忠晓;梁运鸿;王舒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G01H17/00;H02J7/35;H02S4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余柯薇 |
地址: | 51647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施工 工地 扬尘 实时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工地扬尘实时监测的装置,包括固定座、地面层监测装置、呼吸层监测装置、施工层监测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数据显示屏,固定座包括底座、套管、升降杆和控制箱,地面层监测装置活动套接在套管下部,包括第一扬尘监测仪和湿度监测仪,呼吸层监测装置活动套接在套管上部,包括第二扬尘监测仪和噪音监测仪,施工层监测装置固定套接在升降杆的上部,包括第三扬尘监测仪和风速风向监测仪,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防尘罩,数据显示屏安装在套管中部。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使用方便、适用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施工工地扬尘实时监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粉粒体在输送及加工过程中受到诱导空气流、室内通风造成的流动空气及设备运动部件转动生成的气流,都会将粉粒体中的微细粉尘首先由粉粒体中分离而飞扬,然后由于室内空气流动而引起粉尘的扩散,从而完成了从粉尘产生到扩散的过程。
在处理散状物料时,由于诱导空气的流动,将粉尘从处理物料中带出,污染局部地带。二次扬尘由于室内空气流、室内通风造成的流动空气及设备运动部件转动生成的气流,气流带动浮尘运动,把沉落在设备、地坪、及建筑构筑上的粉尘再次扬起,称为二次扬尘。扬尘污染,是指泥地裸露,以及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植物栽种和养护等人为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是指煤炭、道路浮土、耕地土壤、城市裸露地面、绿化超高土、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产生粉尘颗粒物的物料。
空气防治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的话题,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用自己的行动为良好的空气质量贡献一份力量。其中工地,尤其是市区的工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不仅影响到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也对附近的空气造成一定影响。目前现有的施工工地扬尘监测通常是在施工工地固定设置监测装置,其监测高度固定,且监测数据单一,并且扬尘会影响监测装置的工作,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工地扬尘实时监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工地扬尘实时监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施工工地扬尘实时监测的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座、地面层监测装置、呼吸层监测装置、施工层监测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数据显示屏,
所述固定座包括预先埋设在地面内且上端露出地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套接有可以在套管内上下移动的升降杆,固定座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控制箱,
所述地面层监测装置活动套接在所述套管下部,地面层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扬尘监测仪和湿度监测仪,所述呼吸层监测装置活动套接在所述套管上部,呼吸层监测装置包括第二扬尘监测仪和噪音监测仪,所述施工层监测装置固定套接在所述升降杆的上部,施工层监测装置包括第三扬尘监测仪和风速风向监测仪,
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升降杆顶端与所述控制箱通过内部管线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罩接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外侧的防尘罩,
所述数据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套管中部,数据显示屏与所述控制箱通过内部管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上端设有用于通过螺栓限制固定所述升降杆高度的限位阀,所述限位阀与套管连接处设有内径小于套管内径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内径与所述升降杆外径相同,在保证升降杆不晃动的前提下避免了升降杆脱离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下端设有外径与所述套管内径相同的限位块,升降杆侧面还等距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限位孔,用于调整施工层监测装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与升降杆内设置的内部管线均为可拉伸的螺旋管线,避免升降杆在升降过程中将内部管线拉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8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按键智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伴热的煤矿瓦斯湿式安全放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