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18079.1 | 申请日: | 2020-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义通;皮赣闽 | 申请(专利权)人: | 零一环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小波 |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阳市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水 治理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布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布水管的左侧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左侧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底端左侧安装有鼓风机,且曝气管的上方安装有生化池,所述生化池靠近曝气管的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梁。该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曝气管的设置是为了对污水进行氧化曝气,生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支撑梁的设置是为了对锥形集斗进行支撑,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使得装置的处理效果更好,锥形集斗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进行固液分离,过滤网是为了对进入生化池内部的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避免进水布水管出现堵塞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指的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江河湖泊环境污染情况日益加重,而且时有突发性污染事件发生,如生活污水直排、蓝藻爆发等,在治理环境污染和处理生活污水直排事件时急需在事发水域采取有效措施。
现有的处理装置通常存在曝气和布水不均匀,只对水体增氧而生化降解处理效率低,以及污泥截留效率低,出水区域污泥堆积,造成污水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处理装置通常存在曝气和布水不均匀,只对水体增氧而生化降解处理效率低,以及污泥截留效率低,出水区域污泥堆积,造成污水处理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布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布水管的左侧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左侧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底端左侧安装有鼓风机,且曝气管的上方安装有生化池,所述生化池靠近曝气管的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梁,且支撑梁的上方内侧设置有锥形集斗,所述锥形集斗的底端安置有污泥回流逢,且污泥回流逢的底端固定有挡气板,所述锥形集斗的上方设置有导流区,且锥形集斗的顶端安置有斜板填料,所述斜板填料的顶端设置有集水堰,所述出水管安置于生化池的左侧中部,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生化池的前端右侧安置有衔接口,且衔接口的右端固定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内侧固定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曝气管与支撑梁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支撑梁设置有两个,而且支撑梁关于挡气板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锥形集斗为漏斗状,且锥形集斗设置有三个,而且锥形集斗关于生化池的水平中线呈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生化池为矩形柱,且生化池的内部为中空状,同时集水堰与出水管之间为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衔接口为圆形状,且衔接口与防护盖之间为活动连接,而且防护盖与卡块之间为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为矩形状,且固定框与进水布水管之间为相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曝气管的设置是为了对污水进行氧化曝气,生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支撑梁的设置是为了对锥形集斗进行支撑,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使得装置的处理效果更好,锥形集斗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进行固液分离,生化池的设置是为了对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便于污泥环流。
2、该河湖水治理的污水处理系统生化池可以增强对污水的处理,集水堰与出水管之间相互连通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排出,固定框的设置是为了利用其内部的过滤网对进入生化池内部的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避免进水布水管出现堵塞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零一环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零一环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8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