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型接触轨减振降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7052.0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0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侯煜;张法明;李伟;王红英;张英杰;陈刚;梁志勇;郭俊峰;李强;杨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严翔 |
地址: | 72100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轨减振降噪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型接触轨减振降噪结构,包括C型轨本体,在所述的C型轨本体上设有安装槽,在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有贴紧安装槽内壁的阻尼层;由于将高阻尼粘弹材料的阻尼层粘接在C型复合轨内表面,阻尼层材料本身带有一层铝箔材质的约束层,阻尼层在随着C型接触轨振动时的周期性弯曲变形过程中,阻尼层内部材料产生拉压和剪切变形,利用高阻尼粘弹材料减振降噪技术,将振动机械能转变成热能而耗散,提高C型接触轨的振动衰减率,从而达到提高减振降噪性能的目的;与不带阻尼层减振降噪结构的同类C型接触轨相比,减振降噪性能可以提高3dB以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轨道交通领域供电系统C型钢铝复合接触轨(简称C型轨)的减振降噪措施,尤其是一种C型接触轨约束阻尼减振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C型钢铝复合供电轨是地铁第三轨受流系统供电轨(又称导电轨、接触轨)中的一种,是轨道交通中供电系统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地铁、轻轨以及磁悬浮列车等轨道交通的电能传输重要部件,对列车的高速运行、安全可靠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气化铁路C型接触轨受流系统是高速、强电流作用下的一种摩擦磨损行为,是机械摩擦接触系统和电接触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其机理较为复杂。
C型接触轨受流系统摩檫副的接触状态及噪声会受到机车车体的振动、接触轨的谐波振动、以及加载系统的刚度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噪声污染。
目前,C型接触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已有用户反映由此带来的噪声污染问题,但还没有专门应对这一问题的减振降噪措施,故C型接触轨的减振降噪性能还不能满足对减振降噪效果日益提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C型接触轨的约束阻尼减振降噪结构,以减少C型轨在受压、受冲击及摩擦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污染,满足对C型接触轨减振降噪性能日益提高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型接触轨减振降噪结构,包括C型轨本体,在所述的C型轨本体上设有安装槽,在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有贴紧安装槽内壁的阻尼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安装槽内卡设有一组能压紧阻尼层的C型弹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阻尼层与安装槽非接触面设有约束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约束层为铝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高阻尼粘弹材料的阻尼层粘接在C型复合轨内表面,阻尼层材料本身带有一层铝箔材质的约束层,阻尼层在随着C型接触轨振动时的周期性弯曲变形过程中,阻尼层内部材料产生拉压和剪切变形,利用高阻尼粘弹材料减振降噪技术,将振动机械能转变成热能而耗散,提高C型接触轨的振动衰减率,从而达到提高减振降噪性能的目的。与不带阻尼层减振降噪结构的同类C型接触轨相比,减振降噪性能可以提高3dB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C型接触轨包括有C型轨本体1,C型轨本体1上设有安装槽2,在安装槽2内设置有贴紧安装槽2内壁的阻尼层3。该阻尼层3能够通过粘接的形式粘接在安装槽2内。
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该阻尼层3,防止振动时该阻尼层3掉落,在安装槽2内卡设有一组C型弹片4,该C型弹片4能够压紧阻尼层3防止其掉落,同时使该弹性阻尼层3与安装槽2内壁接触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7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炉的智能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贴标区域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