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湖水底泥疏浚且促进底泥扰动的船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6616.9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3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财;范功端;郭洋;蔡淑娟;阮伟芳;廖庭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方淮;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湖水 疏浚 促进 扰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湖水底泥疏浚且促进底泥扰动的船载装置,适用于库区、湖区底泥疏浚,包括用于固定在船只一侧边缘的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的下侧设置有汲水器,所述汲水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对库底沉积淤泥进行冲击的水力扰动装置。该装置方便用于库区、湖区底泥疏浚,能够有效缓解沿海水库咸化以及富营养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湖水底泥疏浚且促进底泥扰动的船载装置,适用于库区、湖区底泥疏浚。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每年净增约1500万,经济和消费水平几年翻一番,对水量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水资源污染状况十分严峻,且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多数湖泊水体水质较差,或多或少存在富营养化、或水质咸化的情况;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的污染。同时,随着福建沿海开发战略的推进,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极大地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沿海平原水库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在沿海地区,由于土壤含盐量相对内陆较高、河口咸水倒灌等多方面原因,水体咸化已成为沿海水库建设的制约因子。
在这些咸化的沿海水库中,水底淤积着大量的底泥,这些底泥在缺氧情况下,腐烂,发酵,并在细菌的作用下,固定大量的氯离子,并且这些细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沉积在淤泥中,这些淤泥是造成库区、湖区水体返咸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沉积的污泥密度会越来越大,随着污泥的密度加大就越不容易被风浪影响。当淤积的底泥累计达到一定量时,底泥中沉积的元素会释放出来影响上覆水的水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湖水底泥疏浚且促进底泥扰动的船载装置,该装置方便用于库区、湖区底泥疏浚,能够有效缓解沿海水库咸化以及富营养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用于湖水底泥疏浚且促进底泥扰动的船载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船只一侧边缘的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的下侧设置有汲水器,所述汲水器的出水口连接有对库底沉积淤泥进行冲击的水力扰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漂浮装置包括由多块立方体塑料拼接而成的固定器,所述固定器经套筒漂浮固定于船只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汲水器为潜水泵,所述漂浮装置的上部设置有连接在船只边缘的挡板,所述潜水泵经上端套置于挡板上的吊绳吊设在漂浮装置的中心空隙内。
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与整体铺设在船只上的连接管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设置于船只另一侧的水力扰动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力扰动装置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扰动喷头,所述扰动喷头的底部开设有多个喷水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为长度大于15m的圆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管为长度大于15m并由多根管件首尾可拆连接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扰动喷头呈六边形,扰动喷头的进水端与导水管的出水口相插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装置能够显著的改善目前沿海湖、库区水体存在返咸风险的缺陷,具备处理量大、重复使用性强、可移动性能强、应用面广等优势。
同时,将使用装置的时间控制在湖区、库区水体大量交换之前,如暴雨前夕、洪水期等,通过促使底泥扰动,加速底泥沉积咸化物质以及营养化物质从底泥中释放,并经过大量快速的水体交换排出湖、库区,能够极大程度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咸化的方式,从而达到日常维护库区、湖区水体水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6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粒混凝土墙板的拼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用防污染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