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甲基苯胺精馏塔压力远传平衡接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11318.0 | 申请日: | 2020-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1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秉辉;谢燕;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宝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32 |
代理公司: | 常州西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2 | 代理人: | 武政 |
地址: | 213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苯胺 精馏塔 压力 平衡 接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N‑甲基苯胺精馏塔压力远传平衡接管装置,包括负压精馏塔、压力变送器、U型平衡管、冷凝器、回流罐和真空泵,负压精馏塔的顶部通过气相管与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接,冷凝器的出气口通过冷凝器负压平衡管与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接,负压精馏塔的顶部通过引压管与回流罐的顶部相连接,回流罐顶部的出气口通过回流罐负压平衡管与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接;压力变送器设置于引压管上端,U型平衡管一端与引压管下端相连接,U型平衡管另一端与回流罐顶部相连接,U型平衡管一侧储满冷凝液时的压力值大于负压精馏塔塔顶与回流罐间的压差值。避免小型接液罐定期排放冷凝液时引起负压精馏塔内压力波动,安全操作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N-甲基苯胺精馏塔压力远传平衡接管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较多,化工生产中大多需要用到反应器和精馏塔,在实际化工生产中需要监控精馏塔的操作压力数据,以保证化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普及,化工设备的监测手段越来越多及操作人员对自动化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尤其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使得国家对化工行业生产设备的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保证化工生产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化工生产设备中所有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必须准确牢靠,以防止因自动化监测装置的检测错误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
原有N-甲基苯胺精馏塔顶压力远传通过导压管接至平台,并在导压管下方安装一个小型接液罐,当液体冷凝后,定期对小型接液罐进行放液以确保导压管上压力变送器的正常运行。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压力变送器的连接及安装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N-甲基苯胺精馏塔为负压塔,小型接液罐需要定期排放冷凝液,操作不方便,且容易引起气体外泄,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2)N-甲基苯胺精馏塔塔顶压力与真空泵进口阀连接,小型接液罐定期排放冷凝液时会引起精馏塔内压力波动,易造成精馏塔内部生产压力不稳定,甚至影响生产安全、产能或能耗等;
(3)由于引压管从塔顶引出,所处位置高,风力大,冷却效果好,尤其冬天更明显,即使进行保温,小型接液罐排放冷凝液时也会造成引压管内部温度骤降,影响压力变送器的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N-甲基苯胺精馏塔压力远传平衡接管装置,负压精馏塔的顶部通过引压管与回流罐的顶部相连接,压力变送器通过间接测量引压管中馏分气体的压力间接测量出负压精馏塔顶部的压力值,引压管内的馏分气体液化形成的冷凝液由于重力作用顺着引压管流向回流罐,从而引压管内不会积液,避免了引压管中积液引起压力变送器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不需要定期对小型接液罐定期排放冷凝液,避免了小型接液罐定期排放冷凝液时引起负压精馏塔内压力波动;引压管下端通过U型平衡管与回流罐相连接,U型平衡管一侧储满冷凝液时的压力值大于负压精馏塔塔顶与回流罐间的压差值,防止负压精馏塔塔顶与回流罐间压力互串造成塔顶压力检测不稳定,安全操作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N-甲基苯胺精馏塔压力远传平衡接管装置,包括负压精馏塔、压力变送器、U型平衡管、冷凝器、回流罐和真空泵,所述负压精馏塔的顶部通过气相管与所述冷凝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气口通过冷凝器负压平衡管与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负压精馏塔的顶部通过引压管与所述回流罐的顶部相连接,所述回流罐顶部的出气口通过回流罐负压平衡管与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设置于引压管上端,所述U型平衡管一端与引压管下端相连接,U型平衡管另一端与回流罐顶部相连接,U型平衡管一侧储满冷凝液时的压力值大于负压精馏塔塔顶与回流罐间的压差值。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U型平衡管的高度设为h1,所述负压精馏塔塔顶与回流罐间的压差值所对应冷凝液的高度设为h2,△h=h1-h2,△h的数值范围为100~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宝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宝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11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N-甲基苯胺导热油炉风机进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航空异氰酸酯加工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