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9008.5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战辉;曹保卫;马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0K1/04 | 分类号: | C10K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输送 管道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输送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包括进气管,煤气过滤箱的左侧开设孔洞和水位管的右侧底部开设的孔洞连通,煤气过滤箱的底部开设孔洞和排污管的顶部连通,排污管的右侧开设孔洞和排水管的左侧连通,排水管的右侧和排水器的左侧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煤气通入煤气过滤箱中的水清洗,并用电机带动水中旋转扇叶增加煤气和水的接触,达到快速处理煤气中的水分和残渣并通过水层增加煤气管道之间的气密性的效果,当排污管和排水管之间的连通处堵塞时,通过打开排污管上的截止阀将堆积的残渣排出,然后在煤气过滤箱中重新注水恢复清洗煤气,达到防止混在冷凝水中的残渣堵塞排水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输送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煤气是现在生活的主要能源之一,煤气是通过原煤炼焦产生的可以燃烧的气体,通过管道收集供给人类使用,在炼焦产生煤气的过程中,煤气会携带大量的水分和原煤炼焦产生的残渣,在管道运输的过程中,煤气中的水分会冷凝凝结成水滴,煤气携带的残渣也会掉落至管道内混在冷凝水中,为了保证管道内畅通,通常使用排水器将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出,但是混在冷凝水中的残渣容易堵塞排水管,造成排水器排水效率下降甚至不排水,使排水器失去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该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解决了煤气管道内的冷凝水中混合的残渣堵塞并损坏排水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包括进气管,还包括旋转扇叶。
所述进气管的外表面贯穿煤气过滤箱的顶部并和煤气过滤箱固定连接,所述煤气过滤箱的顶部和固定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内壁顶部和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底部和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通过密封轴承和煤气过滤箱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底部和旋转扇叶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煤气过滤箱的左侧开设孔洞和水位管的右侧底部开设的孔洞连通,所述煤气过滤箱的底部开设孔洞和排污管的顶部连通,所述排污管的右侧开设孔洞和排水管的左侧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右侧和排水器的左侧连通,所述排水器的右侧和出水管的左侧连通,所述排水器的顶部和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开设孔洞和限位固定杆的外表面顶部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固定杆的底部和集水槽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煤气过滤箱的右侧开设孔洞和进水管的左侧连通,所述煤气过滤箱的右侧顶部开设孔洞和出气管的左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排污管的右侧底部安装有截止阀,所述进水管的底部开设有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旋转扇叶位于进气管的顶部端口的下方,所述旋转扇叶的外表面开设有分布均匀的孔洞。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开设有T形槽,所述限位固定杆的顶部呈T形。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左侧为向下弯曲的圆弧状,所述排污管的右侧和排水管连通的孔洞为向左下弯曲的圆弧形,并且孔洞内壁安装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煤气过滤箱的底部呈漏斗状,所述水位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刻度线。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通过进气管将炼焦产生的煤气通入煤气过滤箱内的水中,然后打开电机,电机带动转轴和旋转扇叶旋转,旋转扇叶位于进气管底部端口的正下方,当煤气进而水时,旋转扇叶带动煤气过滤箱内的水流动,从而增加煤气在水中的扩散,煤气中的热气凝结成水溶于煤气过滤箱中,热气携带的残渣被水清洗下来,沉入煤气过滤箱底部,干净的煤气从水中冒出从出气管排出,达到快速处理煤气中的水分和残渣并通过水层增加煤气管道之间的气密性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90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