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裁床用磨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8983.4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6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迎新;王琳;朱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36 | 分类号: | B24B3/36;B24B41/06;B24B47/16;B24B47/12;B24B55/02;B24B55/12;B24B55/06;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宋振宇 |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裁床用 磨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裁床用磨刀装置,涉及裁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打磨箱以及打磨平台,打磨箱内设置调节箱,调节箱内设置转轴,转轴间设置螺杆,所述螺杆表面设置螺母,螺母下方连接电动马达,电动马达下方设置打磨轮,打磨箱顶壁设置冷却液箱,冷却液箱右侧连接压力泵,压力泵连接输液管,输液管连接喷头,打磨箱内左侧壁设置吸尘机,吸尘机连接吸尘管,螺母带动下方打磨轮在水平方向左右往复移动,电动马达带动打磨轮进行转动,压力泵通过输液管将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喷头,喷头对打磨轮以及刀头进行冷却降温,对刀头和打磨轮进行了有效保护,吸尘机通过吸尘管将灰尘和碎屑吸入至过滤箱内进行过滤,避免污染空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裁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裁床用磨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服装业的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服装生产使用自动裁床进行加工,从而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基本上改变了传统服装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工业化的生产必然也给生产管理以及操作方式带来新的挑战,否则难以完全实现机械化代替手工操作。
裁床刀头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变得顿挫,影响裁床的加工效率,通常采用打磨设备对刀头进行打磨,现有裁床刀头打磨设备在打磨过程中温度会急剧升高,影响刀头的强度,且打磨产生的灰尘和碎屑会污染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床用磨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裁床用磨刀装置,包括打磨箱以及打磨平台,所述打磨箱内上方设置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设置转轴,所述转轴与调节箱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间设置螺杆,所述螺杆表面设置螺母,所述螺母下方固定连接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下方设置打磨轮,所述打磨箱左侧壁表面设置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输出端固定连接不完全锥齿轮,所述转轴左侧延伸至打磨箱外部,所述转轴左侧末端对称设置锥齿轮,所述锥齿轮与不完全锥齿轮间歇性啮合,所述打磨箱顶壁上表面设置冷却液箱,所述冷却液箱右侧连接压力泵,所述压力泵连接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穿过打磨箱延伸连接喷头,所述打磨箱内左侧壁表面设置吸尘机,所述吸尘机连接吸尘管,所述打磨箱左侧壁表面设置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出风口,所述储液槽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齿条板,所述打磨箱内左右两侧对称设置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输出端固定连接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板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箱底部下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支撑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马达输出端固定连接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右侧壁设置紧固销钉,所述打磨轮与安装箱通过紧固销钉可拆卸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马达右侧通过连杆连杆卡扣,所述输液管穿过卡扣延伸连接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平台表面等距设置通孔,所述打磨平台下方设置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与通孔连接,所述储液槽下方设置排液管,所述打磨箱底壁设置排液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平台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卡座,所述卡座上方设置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底部末端固定连接夹板,所述卡座内设置限位槽,所述夹板固定连接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箱底壁上表面等距设置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顶部末端与储液槽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裁床用磨刀装置,不完全锥齿轮通过与锥齿轮间歇性啮合带动转轴以及螺杆实时正转和反转,螺母带动下方打磨轮在水平方向左右往复移动,电动马达带动打磨轮进行转动,实现打磨,压力泵通过输液管将冷却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喷头,喷头对打磨轮以及刀头进行冷却降温,对刀头和打磨轮进行了有效保护,吸尘机通过吸尘管将灰尘和碎屑吸入至过滤箱内进行过滤,避免污染空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8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的电动车电池端板
- 下一篇:一种煤气输送管道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