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高压直流输电的调相机的定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7294.1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肖繁;饶渝泽;周友斌;艾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18;H02K3/38;H02K3/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 地址: | 43007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高压 直流 输电 调相 定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高压直流输电的调相机的定子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叠片、高强度穿心螺钉、第一紧固螺母、支撑螺钉、第二紧固螺母、夹紧环、内压齿板、铝压环和定子线圈,定子铁芯叠片叠压后形成定子铁芯,定子铁芯轴向沿定子铁芯内圆外侧开设一圈通孔,高强度穿心螺钉穿过通孔、内压齿板和铝压环,第一紧固螺母将高强度穿心螺钉两端固定住,支撑螺钉穿过内压齿板和铝压环支撑在定子铁芯外圆上,第二紧固螺母将支撑螺钉两端固定住,夹紧环固定在定子铁芯外圆上,可操作将定子铁芯夹紧,定子线圈固定在定子铁芯槽内,定子线圈端部为球形接头连接结构,定子铁芯端部为整体浇注结构。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调相机承受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冲击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用于超高压直流输电的调相机的定子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尤其是超高压直流(Ultra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传输中,无论是在整流还是在逆变器操作中,逆变器都必须消耗大量无功功率。在额定功率下,整流站消耗的无功功率为直流输电功率的50%-30%,逆变站消耗的无功功率约为40%-60%。为了确保转换器的安全性和可靠运行,需要保证无功功率的供应。当无功功率不足或过剩时,将直接导致交流电压的不稳定,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危及交流,直流系统的整体安全可靠运行。因此,灵活且可控的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无功功率调节方法对于UHVDC可能意义重大。
大型同步调相机作为无功发电机,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提高交流电网接收端的短路功率,增加直流输电的功率极限,增强电网的强度和灵活性。当交流电网的近端发生故障或由于换流阀换向故障而导致电压下降时,大型同步调相机可进行强制励磁以支持电压和系统的稳定性,从而为消除故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直流系统由于故障而闭锁时,大型同步调相机可以进行超进相操作,以吸收大量过剩的无功功率,从而抑制系统电压的升高。当需要在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下调节电压时,大型同步调相机可以在滞后或进相运行中为交流电网提供连续可调的动态无功功率支持。
由于在特高压直流输电中,调相机运行存在高强度的电磁干扰,导致瞬间冲击过大的问题,需要对调相机的定子结构和绝缘优化设计,提高调相机承受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冲击的能力。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适合于超高压直流输电的调相机,满足调相机可靠运行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调相机的定子结构和绝缘优化设计,提高调相机承受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冲击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超高压直流输电的调相机的定子结构,包括定子铁芯叠片、高强度穿心螺钉、第一紧固螺母、支撑螺钉、第二紧固螺母、夹紧环、内压齿板、铝压环和定子线圈,所述定子铁芯叠片叠压后形成定子铁芯,所述内压齿板和铝压环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两端,所述定子铁芯轴向沿所述定子铁芯内圆外侧开设一圈通孔,所述高强度穿心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内压齿板和铝压环,所述第一紧固螺母将所述高强度穿心螺钉两端固定住,所述支撑螺钉穿过所述内压齿板和铝压环支撑在所述定子铁芯外圆上,所述第二紧固螺母将所述支撑螺钉两端固定住,所述夹紧环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外圆上,可操作将所述定子铁芯夹紧,所述定子线圈固定在所述定子铁芯槽内,所述定子线圈端部为球形接头连接结构,所述定子铁芯端部为整体浇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铁芯叠片为冷轧硅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铁芯叠片厚度为0.5mm。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环还包括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具有螺纹孔的弹性块和与所述螺纹孔相对设置的夹紧螺栓。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外圆的隔板和连接至相邻的所述隔板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和机座连接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7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