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双酚A原料的投料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5750.9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1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煌;余筱栋;庄健;方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新佳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46 | 分类号: | B65G65/46;B01F13/10;B01F7/08;B01F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 地址: | 2459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原料 投料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双酚A原料的投料系统,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设于第二连接管顶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部设有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延伸入第二连接管内部和一侧:所述投料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于第二连接管一侧,通过投料机构的设计,通过第二螺旋杆和转动管等结构的设计,使得双酚A粉末和环氧氯丙烷在第二连接管内部初步混合,同时由于第二螺旋杆与转动管的转动方向相反,所以通过转动管和第二螺旋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带动转动管内部的原料向右移动,同时第二螺旋杆还会将转动管内壁上的原料刮下,避免原料会粘附于连接管的内壁上,避免了原料的浪费,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酚A原料投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双酚A原料的投料系统。
背景技术
双酚A,也称BPA,在工业上双酚A被用来合成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材料,60年代以来就被用于制造塑料(奶)瓶、幼儿用的吸口杯、食品和饮料(奶粉)罐内侧涂层,BPA无处不在,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及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产2700万吨含有BPA的塑料,但BPA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癌症和新陈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也被认为与此有关,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双酚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酚和丙酮的重要衍生物,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也可用在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制备固体环氧树脂如环氧树脂E-12环氧树脂(又称为604环氧树脂)、或者E-20环氧树脂(又称601环氧树脂)所需要的原料主要就是双酚A、30-40%氢氧化钠溶液(又称液碱)和环氧氯丙烷,其中双酚A为固体粉末,环氧氯丙烷为液体,在对双酚A粉末和环氧氯丙烷进行投料时,由于双酚A粉末和环氧氯丙烷一个为固体粉末,一个为液体,导致双酚A粉末和环氧氯丙烷原料容易粘附于进料斗的内壁上,导致双酚A粉末和环氧氯丙烷原料造成浪费。
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固体双酚A原料的投料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双酚A原料的投料系统。
为了实现避免双酚A粉末和环氧氯丙烷原料浪费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体双酚A原料的投料系统,包括:
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设于第二连接管顶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部设有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延伸入第二连接管内部和一侧;
所述投料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于第二连接管一侧,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于第二连接管一侧并延伸入第二连接管内部,所述转动杆外部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顶部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顶部固定设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延伸入第一连接管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管顶部固定设有进料斗,所述第一螺旋杆延伸入进料斗内部,所述第一螺旋杆顶部固定设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外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衔接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衔接板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一侧与进料斗内壁相接触,所述转动杆外部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于第一锥齿轮一侧,所述第一齿轮底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部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管内壁上固定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杆一侧固定设有第二螺旋杆;
所述投料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设于电机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与第二连接管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固定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延伸入第二连接管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新佳精细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新佳精细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57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