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脱氮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5249.2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3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唐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路国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周方建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青***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脱氮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电解池、好氧池、沉淀池、缺氧池以及第二电解池,所述缺氧池与第一电解池之间接入一个水解酸化反应器并形成回水通道,所述缺氧池与第二电解池之间接入一个控制阀;所述第一电解池与待处理的原水导通,所述缺氧池与第一电解池之间形成至少一次循环后所述控制阀打开,结合生物除氮和物理除氮两种方式,有效缩短反应时间并提高除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脱氮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脱氮是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对废水进行除氮的过程。一般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脱氮两种。物理化学法有气体脱氮法、离子交换法、氯处理法等,通常很少采用。实践中多采用硝化-反硝化作用的生物脱氮法对废水进行处理。目前已对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处理过程中的嫌气反应与好气反应经过各种形式组合设计出多种处理程序。
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或一氧化二氮。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反应时间长,且单纯的生物法无法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脱氮处理设备,结合生物除氮和物理除氮两种方式,有效缩短反应时间并提高除氮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智能脱氮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电解池、好氧池、沉淀池、缺氧池以及第二电解池,所述缺氧池与第一电解池之间接入一个水解酸化反应器并形成回水通道,所述缺氧池与第二电解池之间接入一个控制阀;
所述第一电解池与待处理的原水导通,所述缺氧池与第一电解池之间形成至少一次循环后所述控制阀打开。
本方案中利用微电解法快速产生氮气的方式在处理前端快速去除大部分氮,随后在好氧池内利用好氧菌去磷以及部分氮,经沉淀池后进一步去氮,然后经过水解酸化反应器进行水解反应再进一步循环经过上升流程去氮,从而提高去氮效率,最终再经第二电解池去氮,整个去氮流程具备反应时间短以及去氮效率高等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解池、好氧池、沉淀池、缺氧池、水解酸化反应器以及第二电解池彼此之间通过水泵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好氧池和缺氧池内倾斜设置多层微生物板,所述微生物板呈波浪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解池和好氧池底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桨,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刮泥机。该设计的目的是在于避免第一电解池和好氧池内沉积淤泥,而是将淤泥集中在沉淀池内进行去除,从而减少设备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水泵、电机以及刮泥机分别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上位机根据预设控制策略控制所述控制阀、水泵、电机以及刮泥机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和传统的去氮工艺相比,本方案结合了微电解法和生物法进行去氮,并利用循环回来进行快速高效去氮,既缩短了反应时间又提高了去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好氧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水泵和控制阀的控制策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脱氮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电解池、好氧池、沉淀池、缺氧池以及第二电解池,缺氧池与第一电解池之间接入一个水解酸化反应器并形成回水通道,缺氧池与第二电解池之间接入一个控制阀;第一电解池与待处理的原水导通,缺氧池与第一电解池之间形成至少一次循环后控制阀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路国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路国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5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净化用气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生产用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