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碳回转体打磨去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4025.X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9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0;B01D46/4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陈铭浩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磨去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碳碳回转体打磨去尘系统,属于除尘装置领域,它包括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一端进风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连接在罩壳上,第二连接管的尾端连接有吸风管,吸风管伸入到罩壳内,吸风管尾端连接有吸风口,所述罩壳正面上部设置有玻璃窗口,罩壳正面下部设置有双开密封门;所述布袋除尘器另一端出风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于冷却箱,冷却箱上设置有抽风机,第一连接管内的空气经过冷却箱被冷却后被抽风机抽出并从抽风机的排风口排出。本装置将粉尘产生的源头进行封闭式限制,防止粉尘大范围扩散,同时将粉尘进行集中,配合布袋除尘器能够更好的统一进行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碳碳回转体打磨去尘系统。
背景技术
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结构零件应用十分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其碳纤维预制体需要经过多次化学气相沉积、浸渍、碳化等工艺过程。在碳碳回转体加工的过程中,碳纤维预制体表面会产生很多毛刺、碳瘤、碳粉等附着物,因此必须进行表面打磨清理,在这一过程容易产生大量粉尘飘散在空气中,这就对及时、彻底的除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在加工的同时及时的将粉尘吸收,同时必须防止微小的颗粒污染物随着空气到处飘散在车间环境中给工人的呼吸健康带来危害。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一种碳碳回转体打磨去尘系统,将粉尘产生的源头进行封闭式限制,防止粉尘大范围扩散,同时将粉尘进行集中,配合布袋除尘器能够更好的统一进行吸收。考虑到布袋除尘器在使用时,通过的气体温度过高,在车间生产环境中不适合直接进行排放,因此需要先进行冷却,且布袋除尘器与冷却装置均需具有一定的方便移动功能,以便灵活布置合理优化设备布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碳碳回转体打磨去尘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碳碳回转体打磨去尘系统,包括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一端进风口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连接在罩壳上,第二连接管的尾端连接有吸风管,吸风管伸入到罩壳内,吸风管尾端连接有吸风口,所述罩壳正面上部设置有玻璃窗口,罩壳正面下部设置有双开密封门;所述布袋除尘器另一端出风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于冷却箱,冷却箱上设置有抽风机,第一连接管内的空气经过冷却箱被冷却后被抽风机抽出并从抽风机的排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为金属制成的可弯折波纹管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口为漏斗状结构,且其敞口向下。
进一步的,所述罩壳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处设置有法兰,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在法兰的外端面,所述吸风管连接在法兰的内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底部设置有第一万向轮,所述布袋除尘器底部设置有第二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设置在冷却箱顶部,冷却箱的顶板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处设置有法兰,抽风机底部的进风口与通孔处的法兰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空气循环管道,空气循环管道与冷却箱顶部的法兰向连通,空气循环管道将第一连接管与抽风机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散热风扇对着空气循环管道进行风冷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抽风机的排风口连接有空气回流管,空气回流管另一端的管口对准布袋除尘器的罐体进行吹气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为了将粉尘源头进行限制防止粉尘无限制的扩散,且便于粉尘集中吸收处理,通过采用罩壳将碳碳回转体工件及打磨设备笼罩,且罩壳正面上部开设视窗,下部为密封双开门,不仅方便观察打磨加工过程,也方便物料进出。罩壳将粉尘集中到一定的空间范围,避免了向外扩散的可能性,同时配合布袋除尘器,只需将罩壳内粉尘进行快速的吸收处理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40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