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D打印多孔钛合金的仿真颌骨植入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2429.5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5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朝莹;石珏;李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B17/80;B33Y50/00;B33Y10/0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多孔 钛合金 仿真 颌骨 植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多孔钛合金的仿真颌骨植入物,属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所述仿真颌骨植入物包括颌骨体和接骨板,所述颌骨体与接骨板为3D打印的一体结构,所述颌骨体包括骨皮质层和骨松质层,其中所述骨皮质层位于骨松质层外周,包绕骨松质层,骨皮质层和骨松质层均为立体多孔钛合金结构,所述接骨板位于颌骨体的两端并留有钉孔用于固定在宿主骨面上。所述植入物为与患者颌骨缺损部位的形态相匹配并且与颌骨原有结构相似的多孔钛合金植入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入物可用于修复颌骨缺损,其多孔结构有助于新生骨及血管的长入,加速新骨的形成,从而加速骨愈合,有效地维持植入物与宿主骨之间长期稳定地生物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学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多孔钛合金的仿真颌骨植入物。
背景技术
颌面部骨缺损是颌面部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由颌面部严重创伤、肿瘤术后、炎症感染及生理性骨萎缩等造成。颌面部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外形和口腔功能,妨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颌面部骨缺损的整复是涉及多方面理论和技术的难题。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重建即颌面部骨修复技术,其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可提高颌面部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水平,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并牵涉到多种生理功能,包括咀嚼、吞咽、进食、语言等等,因此同身体其他部位相比修复重建难度更大,是目前临床上仍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的骨修复技术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生物材料植入等。自体骨移植需开辟第二术区,增加了患者创伤,且有骨源有限的问题,异体骨移植则有免疫排斥反应、潜在传染病等问题,因此自体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的临床应用相对局限。因此,生物材料、骨引导再生及骨组织工程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骨修复技术。
近30年来,为了研制出一种能够模拟天然骨组织的支架材料,国内外学者们进行很多实验。常用的支架材料有: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无机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胶原,其优势在于与人细胞外基质较为相似,拥有稳定的生物活性,易降解被吸收,但是机械强度较差。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塑性及可代谢性,但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如降解速度过快,导致骨组织移植早期失败,同时降解所得的酸性产物可导致机体发生无菌性炎症。生物合成无机材料如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虽然类似人骨的微孔结构有利于再血管化,但是,这种材料也存在一些自身不足,如脆性较大,机械抗性差,无法塑性等等。因此,这些支架材料仅用于修复重建少量骨组织缺损,如牙槽嵴重建及种植区骨增量。对于大面积骨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目前仍需更多努力以研发新型的支架材料。
随着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3D打印技术及组织工程的快速发展,不断给颌面部的骨缺损的修复重建带来了新的手段,学者们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理想的修复体仍未能研发成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多孔钛合金的仿真颌骨植入物,可用于修复颌骨缺损,其多孔结构有助于新生骨及血管的长入,加速新骨的形成,从而加速骨愈合,有效地维持植入物与宿主骨之间长期稳定地生物固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3D打印多孔钛合金的仿真颌骨植入物,包括颌骨体和接骨板,所述颌骨体与接骨板为3D打印的一体结构,所述颌骨体包括骨皮质层和骨松质层,其中所述骨皮质层位于骨松质层外周,包绕骨松质层,且所述骨皮质层和骨松质层均为立体多孔钛合金结构,所述接骨板位于颌骨体的两端并留有钉孔用于固定在宿主骨面上。
优选的,所述接骨板位于颌骨体的两端,两端各有两个厚度为2.0-2.5mm的接骨板,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接骨板的厚度为2.0mm。
优选的,所述接骨板为长条形,沿着长度方向各设置有三个钉孔用于固定在宿主骨面上;除钉孔外,接骨板为实心结构,即无孔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未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2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摇切割机
- 下一篇:环境紧急事件应急用快速拼装式圆形水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