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持风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2404.5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8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朱军;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沈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73 | 代理人: | 李新梅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夹持风扇,包括支撑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风机,所述支撑件包括夹持件,所述风机包括壳体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叶轮,所述壳体形成有对应所述叶轮的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环形,相对于现有格栅状出风结构,环形出风口的面积大为减小,因此出风更为集中,出风风力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持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最常用的散热工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其形状、尺寸各异,但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电机驱动叶轮旋转,带动空气流动形成强制气流。
现有夹持风扇结构中,一般在叶轮外罩设有网罩对叶轮形成保护,避免其转动的过程中与其它物体发生触碰而损坏,参照中国新型专利CN201821234952.X。然而,现有夹持风扇的网罩都是呈栅格状,每相邻两栅格之间形成出风口,出风口排布面积比较广,叶轮产生的风经网罩吹出后比较分散,风力较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夹持风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出风风力的夹持风扇。
一种夹持风扇,包括支撑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风机,所述支撑件包括夹持件,所述风机包括壳体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叶轮,所述壳体形成有对应所述叶轮的进风口与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为环形。
较佳地,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夹持件与所述风机之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壳体通过万向球结构连接,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或者万向软管。
较佳地,所述夹持件内设置有与所述风机连接的电池,所述夹持件或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风机的开关。
较佳地,所述出风口的内缘设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的外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
较佳地,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出风口外缘的部分形成外环部,所述导风部和/或所述外环部上设有香氛片。
较佳地,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边缘位置,所述导风部上设有负离子发生器。
较佳地,所述导风部朝向所述壳体内呈渐缩状延伸一定长度,所述导风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环形出风通道。
较佳地,所述叶轮为离心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有环形出风通道,所述环形出风通道呈渐扩状朝向所述出风口延伸。
较佳地,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朝向所述壳体的进风口所在的一侧突出形成有凸柱,所述凸柱使所述保护盖与所述进风口相间隔;或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保护盖,所述壳体对应所述进风口的位置突出形成有凸柱,所述凸柱使所述保护盖与所述进风口相间隔。
较佳地,所述出风口的宽度尺寸为2-10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夹持风扇的风机的出风口为细窄的环形,相对于现有格栅状出风结构,出风口的面积大为减小,因此出风更为集中,出风风力得到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风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夹持风扇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夹持风扇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夹持风扇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风扇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2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体温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物酶用内循环催化反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