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俯卧位通气面部减压枕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2169.1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霞;颜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俯卧 通气 面部 减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俯卧位通气面部减压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有U型枕支撑座,U型枕支撑座上设有U型枕,U型枕由左右两个独立充放气的气囊装置组成,底座上位于U型枕的下方设有分泌液收集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一,避免俯卧位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产生;二,促进患者俯卧位通气期间口鼻引流液的吸引,从而保持床单位清洁;三,协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面部的各种管路;四,便于医务人员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受压部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面部减压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品为充气式U型枕或者是海绵样的面部模型固定枕。U型枕使用起来高度不够、缺少比较适用的底座而且容易变形,患者的双眼、鼻部、面颊及下颌部在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后不可避免地产生压疮;海绵样的面部模型固定枕,虽然底座适用、高度合适而且不行变形,但是临床使用后面部压疮仍然不可避免,尤其是下颌部位。另外,俯卧位通气中患者口、鼻会有大量分泌物排出,现有的产品无法做好引流,进一步增加压疮的发生;以前的产品皆为不透明材质,不利于医务人员对俯卧位通气过程中患者面部受压部位的观察。最后,现有的产品对于鼻胃管、鼻肠管、气管切开插管、口插管等管路不能做好很好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患者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后产生压疮以及如何对分泌物进行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俯卧位通气面部减压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有U型枕支撑座,U型枕支撑座上设有U型枕,U型枕由左右两个独立充放气的气囊装置组成,底座上位于U型枕的下方设有分泌液收集槽。
优选地,所述的分泌液收集槽一侧底部设有引流管;引流管设于分泌液收集槽的角落处。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为硬质透明材料;U型枕为减压透气枕。
优选地,所述的U型枕支撑座的形状与U型枕的形状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的U型枕的底部设于底座的外侧,U型枕的开口处设于底座的中部位置且位于分泌液收集槽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分泌液收集槽内位于U型枕的开口处设有管路引出口。
优选地,所述的U型枕的开口处位于分泌液收集槽的上方设有鼻骨支撑垫。
优选地,所述的鼻骨支撑垫的两端分别与U型枕的两个气囊装置接通,鼻骨支撑垫的中间为隔绝两个气囊装置的隔离段。
优选地,所述的底座上远离U型枕的一侧设有管路固定座。
优选地,所述的U型枕的两个气囊装置上分别设有用于充气的充气管以及与充气管连通的压力检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避免俯卧位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产生;二,促进患者俯卧位通气期间口鼻引流液的吸引,从而保持床单位清洁;三,协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管理面部的各种管路;四,便于医务人员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受压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俯卧位通气面部减压枕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俯卧位通气面部减压枕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2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碗机门体组件及洗碗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高温缓蚀剂的沉降离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