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载DC连接器零件的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01733.8 | 申请日: | 202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6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薛芳芳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载 dc 连接器 零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载DC连接器零件的治具,包含呈长条状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端且一端开口的滑槽、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接料条、多个设置在接料条上的储料孔、多个设置在滑槽底部的落料孔;所述接料条的长度小于滑槽的长度,且相邻储料孔的间距等于相邻落料孔的间距;所述底座远离滑槽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接料条使储料孔和落料孔错开放置的弹簧;所述底座靠近滑槽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接料条滑出滑槽的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上料设备自动装载DC连接器的外管和内管,然后集中装填到注塑模具上,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DC连接器制造领域,特指一种装载DC连接器零件的治具。
背景技术
DC连接器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源接头;如图1所示,现有DC连接器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管10、内管11、插针12,且外管10、内管11、插针12之间通过注塑填充有绝缘层13;目前DC连接器在注塑时,都是人工分别将外管、内管、插针逐个置于注塑模具上,不仅工作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装载DC连接器零件的治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载DC连接器零件的治具,包含呈长条状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端且一端开口的滑槽、滑动设置在滑槽内的接料条、多个设置在接料条上且沿接料条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放置的储料孔、多个设置在滑槽底部且沿滑槽长度方向间隔均匀放置的落料孔;所述接料条的长度小于滑槽的长度,且相邻储料孔的间距等于相邻落料孔的间距;所述底座远离滑槽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推动接料条使储料孔和落料孔错开放置的弹簧;所述底座靠近滑槽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防止接料条滑出滑槽的限位组件。
优选的,每个所述储料孔的上端均设置有导向锥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注塑模具上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沿底座长度方向间隔放置的减重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靠近滑槽开口一端的螺纹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套设在螺栓上用于挡住接料条的挡片。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截面为燕尾槽或T形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上料设备自动装载DC连接器的外管和内管,然后集中装填到注塑模具上,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现有DC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载DC连接器零件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载DC连接器零件的治具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载DC连接器零件的治具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外管;11、内管;12、插针;13、绝缘层;20、底座;21、滑槽;22、接料条;23、限位组件;231、挡片;232、螺栓;233、螺纹孔;24、减重槽;25、弹簧;26、储料孔;27、导向锥孔;28、落料孔;29、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1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