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600026.7 | 申请日: | 2020-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军;赵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隆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H01B13/06;G05D23/19;B01D29/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线 工用 涂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包括箱体、温控器和储漆箱,所述箱体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箱体顶端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压线轮,其中一侧的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所述温控器,所述箱体上端中部设置有回流箱,所述回流箱内部一侧设置有模具底座。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温控器、加温箱和温度检测器,使得漆液温度始终保持较小的温度变化,让漆液粘度保持相同,进而保证产品质量一致,通过设置过滤网,使泵体为铝电磁线供漆前过滤一遍漆液中的杂质,使得杂质不会附着在铝电磁线上,从而不会堵塞模具,保证工序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又称绕组线,电磁线必须满足多种使用和制造工艺上的要求,前者包括其形状、规格、能短时和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以及承受某些场合中的强烈振动和高速下的离心力,高电压下的耐受电晕和击穿,特殊气氛下的耐化学腐蚀等,后者包括绕制和嵌线时经受拉伸、弯曲和磨损的要求,以及浸渍和烘干过程中的溶胀、侵蚀作用等,漆包线是在导体外涂以相应的漆溶液,再经溶剂挥发和漆膜固化、冷却而制成,漆包线按其所用的绝缘漆可以分成聚酯漆包线、聚酯亚胺漆包线、聚酰胺亚胺漆包线、聚酰亚胺漆包线、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耐电晕漆包线,以及油性漆、缩醛漆、聚氨酯漆包线等,有时也按其用途的特殊性分类,如自粘性漆包线、耐冷冻剂漆包线等,漆包线的生产则需要用到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
现有的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在加工过程中漆液温度的变化,会对漆液粘度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前后加工出的产品质量相差较大,另外现有的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杂质进入漆液后,杂质会随着漆液一同附着在铝电磁线表面,进而导致模具堵塞,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在加工过程中漆液温度的变化,会对漆液粘度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前后加工出的产品质量相差较大,另外现有的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杂质进入漆液后,杂质会随着漆液一同附着在铝电磁线表面,进而导致模具堵塞,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铝电磁线加工用涂漆装置,包括箱体、温控器和储漆箱,所述箱体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侧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箱体顶端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设置有压线轮,其中一侧的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所述温控器,所述箱体上端中部设置有回流箱,所述回流箱内部一侧设置有模具底座,所述模具底座上端设置有模具,所述回流箱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漆液分配器,所述漆液分配器下端设置有输流管,所述输流管中部设置有泵体,所述回流箱底端中部设置有回流管,所述输流管底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回流管下侧设置有所述储漆箱,所述储漆箱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中部设置有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后一侧设置有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一侧设置有加温箱。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箱体焊接,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箱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线轮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所述压线轮和所述导向轮能够控制铝电磁线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箱与所述箱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模具底座与所述回流箱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模具与所述模具底座卡槽连接,所述漆液分配器与所述回流箱卡槽连接,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回流箱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所述模具和所述漆液分配器位置固定,使所述回流箱内的漆液回流入所述储漆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漆液分配器与所述输流管螺纹连接,所述输流管与所述泵体法兰连接,所述过滤网与所述输流管绑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隆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精隆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00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构件吊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