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辊碾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99030.6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8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翰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市飞钟粮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马君胜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碾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辊碾米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盖板、设置在机架同一侧面上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出料装置、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筛箱,所述盖板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筛箱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第一进料口与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筛箱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本实用新型的砂辊碾米机通过设置特殊的筛箱结构,拥有两个砂辊碾米空间,因此提高了碾米的加工效率以及整个碾米过程的加工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碾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辊碾米机。
背景技术
碾米机是一种常用的农用机械,是用来将玉米、高梁、谷子等杂粮进行脱皮的专业机械,碾米机的工作原理简单的说,就是糙米通过碾米机的碾米室后,通过内压力的作用,铁辊或砂辊的旋转,让米粒与米粒之间,米粒与筛板,米粒与米辊进行充分的磨擦、擦削等,达到去除表面的米皮,适当着水,从而获得光滑晶亮的外观,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砂辊碾米机加工效率较低,整体的加工速度较低。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砂辊碾米机,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辊碾米机。本实用新型的砂辊碾米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盖板、设置在机架同一侧面上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出料装置、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筛箱,所述盖板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筛箱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第一进料口与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筛箱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电机和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砂辊,所述第二电机和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二砂辊;本实用新型的砂辊碾米机通过设置特殊的筛箱结构,拥有两个砂辊碾米空间,因此提高了碾米的加工效率以及整个碾米过程的加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砂辊碾米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盖板、设置在机架同一侧面上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出料装置、设置在机架内部的筛箱,所述盖板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所述筛箱内部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进料装置的第一进料口与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进料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筛箱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电机和位于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砂辊,所述第二电机和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二砂辊;
本实用新型的砂辊碾米机在工作过程中,先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再将大米通过第一进料装置和第二进料装置送入,之后通过砂辊的作用,将大米的表面打光滑,加工之后的大米再依次通过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送出,等需要加工的大米加工都加工完之后,关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清理筛箱,工作完成。
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上设置有限料板。
这样可以控制进料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机架内部设置有滑料板,在所述滑料板距离底面较低的这一端设置有出料装置,所述出料装置内部形成第三出料口。
这样设计便于加工好的大米出去,从而加快了整个加工速率。
优选的,所述筛箱与机架为可拆卸连接。
这样可以便于筛箱的后期清理及局部维修。
优选的,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电机所在侧面相邻的侧面上设置有观测挡板。
优选的,所述观测挡板与机架之间为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市飞钟粮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市飞钟粮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9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