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消防用智能监控和报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91079.7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洪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G08B17/10;G08C17/02;H04W4/38;G08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丹 |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消防 智能 监控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消防用智能监控和报警装置,包括检测端壳、长槽、天线杆、防水护壳、内通道、烟雾传感器、风道风扇、热敏传感器、电源,所述检测端壳的上表面设开设有长槽,且长槽的左侧连接有天线杆,所述检测端壳的前侧顶端设置有传声孔,且检测端壳的前侧表面安置有指令按钮,所述检测端壳的底侧设置有测烟道,且测烟道的左右两侧均安置有测烟端口,所述测烟道的内部安装有风道风扇,且烟雾传感器的正下方设置有热敏传感器,所述蜂鸣器的后侧固定有电源。设置有防水护壳与单片机,能够通过内置保护壳保护内部电子元件,以避免在潮湿环境使用时因受潮而出现失灵的情况,降低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安全隐患,降低使用条件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建筑消防用智能监控和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烟感报警器其实是烟感或烟雾报警器的别称,烟感报警器就是通过监控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内部采用离子式烟雾传感器,离子式烟雾传感器是一种技术先进,工作稳定可靠的传感器,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消防报警系统中,性能远优于气敏电阻类的火灾报警器,但在使用中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该实用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使用的方向进行了改进和提升使其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市场上的报警装置使用过程中,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内部元件容易受潮导致失灵,单一检测条件容易出现判断错误警报的情况,不便于对室内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烟雾浓度较低时不容易触发,使用效果受到安装位置的影响较大,不便于使用者了解并使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建筑消防用智能监控和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潮湿环境中使用内部元件容易受潮导致失灵,单一检测条件容易出现判断错误警报的情况,不便于对室内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烟雾浓度较低时不容易触发,使用效果受到安装位置的影响较大,不便于使用者了解并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建筑消防用智能监控和报警装置,包括检测端壳、长槽、天线杆、传声孔、指令按钮、测烟道、测烟端口、卡槽、无线模块天线、蜂鸣器、单片机、GSM模块、防水护壳、内通道、烟雾传感器、风道风扇、热敏传感器、电源,所述检测端壳的上表面设开设有长槽,且长槽的左侧连接有天线杆,所述检测端壳的前侧顶端设置有传声孔,且检测端壳的前侧表面安置有指令按钮,所述检测端壳的底侧设置有测烟道,且测烟道的左右两侧均安置有测烟端口,所述检测端壳的右侧表面固定有卡槽,所述无线模块天线安装于天线杆的内部,所述传声孔的内侧安置有蜂鸣器,且蜂鸣器的下侧固定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右端连接有GSM模块,且GSM模块的底端安装有防水护壳,所述防水护壳的下侧设置有内通道,且内通道的左右两端均安置有烟雾传感器,所述测烟道的内部安装有风道风扇,且烟雾传感器的正下方设置有热敏传感器,所述蜂鸣器的后侧固定有电源。
优选的,所述测烟道与内通道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内通道与测烟端口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槽与GSM模块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无线模块天线通过导线与GSM模块之间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蜂鸣器通过导线与单片机之间为电性连接,且防水护壳与单片机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道风扇与测烟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烟雾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敏传感器贯穿于检测端壳的内部,且热敏传感器关于测烟道的数值中心线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建筑消防用智能监控和报警装置设置有测烟道与内通道,能够通过测烟道与内通道,让其通过侧面与底面的开口与内部通道进行连接便于对空气中的烟雾进行收集,且能够提升烟雾的收集效率以加快触发警报的时间以便及时提醒用户注意,能够通过卡槽与GSM模块,让其通过无线型号传输将检测到的有效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且传输信息不受无线局域网限制,使用户可随时随地了解住宅内情况以便进行实时监控提升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91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升降钳工操作台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滤机用的防卡料螺旋输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