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广口式结构的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6679.4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1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薛荣荣;倪双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2H9/00;H01R4/64;H01R4/66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广口式 结构 闪击 雷电 保护装置 | ||
一种广口式结构的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包括电场中和器、浪涌吸收器和静电屏蔽环,电场中和器设置在浪涌吸收器上方,静电屏蔽环设置在浪涌吸收器下方;电场中和器为广口式结构,所述广口式结构为:电场中和器内部为空心结构,且电场中和器的下端设有开口。电场中和器设置为广口式带螺杆的结构,其重量极轻,加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同时也避免了密封式电场中和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遇到高温天气等因素,引起的热膨胀造成局部工艺失效等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广口式结构的电场中和器的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将雷电的下行先导能量在空中耗散(消散),使在局部不产生直击雷的思想已经产生。基于这种直击雷防护思路,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工作,并一直在为消除闪电的危害而努力。目前,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的电场中和器是封闭的结构,这种密封型的电场中和器在高温环境下,电场中和器内部由于是封闭,易引起电场中和器内部聚热,使电场中和器温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高温环境和雷电浪涌的双重作用下,电场中和器易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电场中和器上的镀层出现开裂、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的电场中和器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的电场中和器上的镀层出现开裂、破损。
针以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广口式结构的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包括电场中和器、浪涌吸收器和静电屏蔽环,电场中和器设置在浪涌吸收器上方,静电屏蔽环设置在浪涌吸收器下方;电场中和器为广口式结构,所述广口式结构是指:电场中和器内部为空心结构,且电场中和器的下端设有开口。
优选的,电场中和器为空心的球冠状,且所述球冠的高度为其直径的1/4至1/2。
优选的,电场中和器上端为空心的球冠,电场中和器下端为空心的圆环,且所述球冠和圆环无缝连接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浪涌吸收器的上端设置有上导电极片,上导电极片中设置有螺纹安装孔,电场中和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拧紧在上导电极片的安装孔中,使电场中和器与浪涌吸收器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还包括外壳,浪涌吸收器安装在外壳中,外壳顶端开有安装孔,电场中和器的螺纹杆是穿过外壳上的安装孔,并拧紧在上导电极片的安装孔中。
优选的,防闪击型雷电保护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上开有贯通的底座通孔,浪涌吸收器的下端设置有下导电极片,下导电极片中设置有螺纹安装孔;静电屏蔽环上也设有安装孔,双头螺杆的前端依次穿过底座通孔和静电屏蔽环的安装孔,并拧紧在下导电极片的安装孔中,双头螺杆的后端拧紧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电场中和器设置为广口式带螺杆的结构,其重量极轻,加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同时也避免了密封式电场中和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遇到高温天气等因素,引起的热膨胀造成局部工艺失效等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电场中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上导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拉杆和变阻拟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下导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静电屏蔽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静电屏蔽环、双头螺杆和支撑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6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