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船舶用可调节角度登船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85765.3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37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卞树森;张建柏;周琦;姜荣基;赵长江;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潘剑敏 |
| 地址: | 265601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船舶 调节 角度 登船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船舶用可调节角度登船梯,包括第一梯架、第二梯架、扶手立杆、踏板和调节组件,第一梯架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梯架相配合的第二梯架,第二梯架底端设置有滚轮,第二梯架与第一梯架之间设置有踏板,踏板两端各通过一个圆管与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连接固定,圆管所在第一梯架内一端焊接有扶手立杆,圆管所在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外一端通过安装螺栓与第一梯架配合连接,第一梯架与第二梯架相折叠,使用中通过调节装置能对踏板角度进行调节,在方便人员进行上下船的同时,又能克服潮水涨落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而提高登船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型船舶用可调节角度登船梯。
背景技术
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具有利用外在或自带能源的推进系统。其中码头上的登船梯用于上下江轮、驳船时使用,为装卸作业人员和船员安全顺利上下船舶的装置,传统的登船装置是依靠由船自身携带的跳板来完成的。
当前,小型船舶在进行码头停靠时,多采用用临时木板以及简陋登船梯进行登船,人员跳跨船舶和码头时安全系数非常低,另外在使用时无法根据需要调整登船板角度,以保证登船安全,如若遇到风浪天气与潮汐涨落时极易出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船舶用可调节角度登船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船舶用可调节角度登船梯,包括第一梯架、第二梯架、扶手立杆、踏板和用于对踏板角度进行调整的调节组件,第一梯架下端设置有与第一梯架相配合的第二梯架,第二梯架底端设置有两对滚轮,两对滚轮通过安装轴与第二梯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梯架与第一梯架之间设置有踏板,踏板两端各通过一个圆管与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连接固定,圆管所在第一梯架内一端焊接有扶手立杆,圆管所在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外一端通过安装螺栓与第一梯架配合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梯架端部并与圆管相对应的调节圆盘,调节圆盘上开设有多组呈环形设置的卡接孔,卡接孔通过调节螺栓与扶手立杆连接固定,扶手立杆端部并有起到保护效果的防护组件。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扶手立杆杆身上的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以及设置在第一梯架靠近滚轮一端的两个固定件,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一端分别通过固定件与第一梯架连接固定,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另一端依次穿过扶手立杆然后通过U型管卡分别与扶手立杆顶端和扶手立杆端部中心处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梯架、第二梯架和扶手立杆整体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二梯架远离滚轮一端设置有两个用于对船体进行衔接的弯钩,弯钩呈对称设置在第二梯架端部两侧并与圆管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踏板一侧设置头固定凸块,踏板单端面所在固定凸块一侧铺设有一层起到防滑作用的防滑层,防滑层由铝合金制成其端面排布有若干凸起。
优选的,所述防滑层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引导水流以防止水发生踩踏喷溅的流水槽,流水槽在防滑层端面呈矩形设置且其一侧通过排水槽与外部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梯架与第二梯架相折叠,使用中通过调节装置能对踏板角度进行调节,在方便人员进行上下船的同时,又能克服潮水涨落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而提高登船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未经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5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浮船坞抱桩系泊装置
- 下一篇:车载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