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沙滩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83627.1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8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1/14 | 分类号: | A47C1/14;A47C7/00;A47C7/54;A47C7/62;A47C7/74;A47C7/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杨建龙 |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符合 人体 工程学 沙滩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沙滩椅,包括椅架,所述椅架包括椅背架、坐垫架、扶手架和腿管架,所述椅背架包括椅背顶件和安装于所述椅背顶件两侧的椅背侧管,所述椅背侧管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弯曲弧形;所述坐垫架两侧坐垫边管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弯曲弧形。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提高了使用舒适性,便于使用者携带和存放物品,同时具有良好的外观美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沙滩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沙滩椅。
背景技术
沙滩椅为一种在海边沙滩上使用的户外休闲椅,沙滩椅可分为休闲沙滩椅、户外沙滩椅、折叠沙滩椅等。而休闲沙滩椅的制作一般都是纯手工编织的,由于使用起来比较柔软,给人感觉舒适大方,透气性好,但是制作成本相对较高。户外沙滩椅通常为躺椅结构,通常还会配置遮阳伞,但是其体积相对较大,通常为固定放置于海滩边。折叠沙滩椅因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受到较多人的喜爱。
然而,现有较多的折叠沙滩椅的椅背和椅座均是采用直管结构设计,如公告号为CN210407749U,公开了一种前后脚可折叠沙滩椅,包括支撑管组件、连接头、U型连接件和安装在支撑管组件之间的由双层PU涂层牛津布制成的座椅布与靠背布,支撑管组件包括前后脚管、扶手管、坐管和靠背管,连接头一端设置卡接槽,另一端设置插接槽,扶手管前端通过连接头与前脚管连接,其后端通过螺钉与靠背管铰接,坐管前端通过螺钉与前脚管铰接,其后端通过连接头与后脚管连接,靠背管的下端通过U型连接件与坐管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脚管和后脚管可向内折叠;管件通过连接头和U型连接件铰接;连接头内部设置有卡接槽和插接槽,外部设置有凹槽的前后脚可折叠沙滩椅。虽然其相对较为方便实现折叠,但是椅背和椅座的舒适性相对较差,对于人体腰部、臀部等部位的支撑性较差,使用者在长期就坐后,会导致使用不舒适;现有的椅架的管材通常采用方管或圆管,导致其整体造型相对较为单一,美观度较差;还有,现有的折叠沙滩椅携带通常需要手拿携带,携带相对较为繁琐,同时不便于携带存储物品,或使用者需要另外携带背包,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现有的折叠沙滩椅椅架通常采用金属型材管制成,导致其整体造型相对较为单一,特别是椅背顶部结构,现有的通常为单管结构特征,导致使用者头部靠枕舒适性较差,同时外观造型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沙滩椅,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了使用舒适性,便于使用者携带和存放物品,同时具有良好的外观美感。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沙滩椅,包括椅架,所述椅架包括椅背架、坐垫架、扶手架和腿管架,所述椅背架包括椅背顶件和安装于所述椅背顶件两侧的椅背侧管,所述椅背侧管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弯曲弧形;所述坐垫架两侧坐垫边管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弯曲弧形。
所述椅背侧管底端通过装配组件分别与坐垫架和腿管架安装配合,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一端用以与坐垫架配合安装,所述第一安装件另一端、椅背侧管、第二安装件通过铰接轴配合安装,所述第二安装件下部用以与腿管架铰接配合。
所述腿管架包括前腿管架和后腿管架,所述前腿管架上端和所述后腿管架上端呈铰接配合,所述前腿管架和所述后腿管架铰接处设有限位卡件,所述限位卡件用以与扶手架调节配合。
所述扶手架一端通过第三安装件与椅背侧管铰接配合,所述扶手架设有若干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用以与限位卡件调节配合。
所述扶手架端部设有杯托槽,所述杯托槽呈半圆槽结构,所述杯托槽还配合设有弹性环条。
所述杯托槽内配合设有托架。
所述椅背顶件采用塑料造型件制成。增加外观美观,可以形成多样化造型,也方便与椅背侧管对接安装,优选椅背顶件为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椅背架配合设有椅背套,所述椅背套背部设有存储袋和保温袋;所述坐垫架配合设有坐垫套,所述坐垫套底部设有背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3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部多功能磁力导入仪
- 下一篇:一种底置搅拌器式双室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