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81869.7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波;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98;A61M25/02;A61N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23300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下 埋植式可 携带 更换 i125 粒子 胆道 引流 | ||
1.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包括单腔引流管和植入式输液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式输液座与单腔引流管的第一端可拆卸连接;单腔引流管包括体内前段、体内中段和体内尾段,在体内前段设置避免胆汁返流的防返流组件,在体内尾段的末端设置避免本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I125粒子自体内尾段发生脱落的防脱落组件;在单腔引流管内还设置能够容纳对肿瘤起放射治疗作用的I125粒子的容纳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组件包括位于单腔引流管内对称设置的两个结构相同的防返流瓣膜,以及对称设置在单腔引流管内侧壁的限位件;防返流瓣膜包括与单腔引流管内侧壁连接的第一弧形片,以及与第一弧形片一体连接的第二弧形片;第二弧形片的长边两侧对称设置与限位件配合使用的活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片的外边缘与单腔引流管的内侧壁弧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一端设置为球形结构,活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弧形片的长边连接;限位件的一端与单腔引流管的内侧壁连接,另一端设置为与球形结构匹配使用的球形凹槽,在有液体冲击的条件下球形结构在球形凹槽内部无障碍滑动,无液体冲击的条件下球形结构不与球形凹槽发生相对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均匀设置在第二弧形片的长边的两侧,且在一个第二弧形片上的数量设置为8-14个;限位件与活动件的数量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组件设置为圆形的且其外边缘与单腔引流管的内壁连接的单向防返流瓣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为设置在单腔引流管一侧管壁内的侧腔,侧腔的内径小于I125粒子的外径,且位于侧腔内的I125粒子连续排列;另外,在单腔引流管的体内尾段区域设置有侧腔的一侧设置与侧腔相连通的通孔,通孔的内径与I125粒子的外径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内的通孔沿着体内尾段之间的区域设置为实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的内径设置为0.75-0.78 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下埋植式可携带且可更换I125粒子的胆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朝向单腔引流管体内尾段的一端设置为封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未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818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