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衔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76032.3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7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贺瑞;吴银国;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外用 电梯 卸料 平台 衔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衔接装置,包括与电梯转动连接的踏板,所述踏板位于电梯的一侧,所述踏板通过至少一个铰接座与电梯转动连接,所述踏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踏板翻转到电梯外侧时所述扶手从电梯内延伸到电梯外部,所述扶手内设有防护栏,所述踏板远离所述扶手的一端设有加强肋板,由于采用了铰链连接并焊接在施工外用电梯上,所以,有效解决了连接装置的位移问题,进而实现了卸料过程的安全性,由于采用了两侧扶手设计,所以,有效解决了临空防护问题,进而实现了卸料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施工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衔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领域在施工外用电梯的卸料运输过程中,往往施工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之间是不设置衔接装置或衔接装置的设置较为简易。
当不设置衔接装置时,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施工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间的空隙来达到人员与材料的安全运输;当设置简易的衔接装置时(通常为一块钢板),施工过程中人员和材料通过简易衔接进行运输。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当不设置衔接装置时:施工电梯与卸料平台间的间距往往不好控制,如果间距过大,
卸料及人员运输过程会造成安全隐患。
当设置简易的衔接装置时:一方面简易的衔接装置没有有效的固定连接措施,容易发生滑动错位,形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衔接装置两侧临空部分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也形成了安全隐患。最后简易衔接装置的铺设过程不够便捷,铺设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衔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衔接装置,包括与电梯转动连接的踏板,所述踏板位于电梯的一侧,所述踏板通过至少一个铰接座与电梯转动连接,所述踏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踏板翻转到电梯外侧时所述扶手从电梯内延伸到电梯外部,所述扶手内设有防护栏,所述踏板远离所述扶手的一端设有加强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接座内设有用于连接踏板与电梯的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扶手为型钢材质,所述扶手与所述踏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梯包括轿厢以及轿厢底板,所述踏板与所述轿厢底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扶手与所述踏板平行的一边的长度0.5m,所述扶手与所述踏板垂直的一边的长度为1.2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接座设有三个,且三个所述铰接座均匀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采用了铰链连接并焊接在施工外用电梯上,所以,有效解决了连接装置的位移问题,进而实现了卸料过程的安全性。
2、由于采用了两侧扶手设计,所以,有效解决了临空防护问题,进而实现了卸料过程的安全性。
3、由于采用了衔接装置直立与放倒两个状态的设计,所以,有效解决了衔接装置的人工铺设问题,进而实现了卸料过程的便捷性。
4、由于采用了本衔接装置,所以,有效解决了施工外用电梯与卸料平台间的缝隙,进而实现了卸料过程的平顺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主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安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6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沾灰的医用胶带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景观珍稀树木病虫害防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