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挤出型透明太阳能光伏背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72395.X | 申请日: | 2020-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67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蔡书义;焦华;唐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8;B32B27/20;B32B7/12;B32B27/30;B32B27/22;B32B27/34;B32B27/36;B32B33/00;H01L31/049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熊亮亮 |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挤出 透明 太阳能 背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挤出型透明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有透明外层和透明内层,所述透明外层由具有耐水解耐光老化、耐高温、高水汽阻隔性能的透明改性材料制成,所述透明内层由透明改性材料制成。透明外层上远离透明内层的一侧可以设有有阻隔保护层。透明内层上远离透明外层的一侧可以设有阻隔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太阳能光伏背板,具有优异的耐水解、耐光老化性能,水汽阻隔性能高,层间剥离强度高,制作工艺简单,有良好的光透过率,同时背板不含氟便于回收,能够减轻组件重量,减少复合型背板生产过程溶剂的回收污染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挤出型透明太阳能光伏背板。
背景技术
光伏技术发展到现阶段,光电转换效率已越来越接近理论极限,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双面组件和透明背板将是未来光伏组件的发展方向。
现有透明背板的一种技术方案是双玻背板,但主要存在问题是:爆裂率高、重量大、产生的醋酸不易排出,容易产生PID现象等。
201810577229.X公开了一种KPF结构透明背板的生产工艺,将透明的PVDF薄膜和PET薄膜复合,再涂敷一层含氟涂料,经40C,40 小时固化完成。
专利201910409119.7公开了一种涂料、涂层、透明背板及制备方法,将一种由树脂、硅酸酯、固化剂和溶剂组成的涂料,涂敷在透明基材上,固化形成一种透明背板。在背板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溶剂,容易产生污染,此外,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容易使PET等基材因结晶而降低透光率。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透明背板材料及制备方法,能够满足耐候、低水汽透过率等背板的基本要求,同时做到一定的透光率,而且便于回收,并且能够减轻组件重量,减少复合型背板生产过程溶剂的回收污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挤出型透明太阳能光伏背板,包括有透明外层和透明内层,所述透明外层和透明内层分别由透明改性材料制成,其中透明外层由透明改性聚烯烃材料、透明尼龙改性材料、透明聚碳酸酯改性材料或透明共聚聚酯改性材料制成。透明内层由透明改性聚烯烃材料、透明尼龙改性材料、透明聚碳酸酯改性材料或透明共聚聚酯改性材料制成。透明外层提供更高的耐温性能,透明内层提供和封装胶膜良好的结合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透明外层上远离透明内层的一侧设有阻隔保护层。透明外层上的阻隔保护层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背板的耐候、低水汽透过率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透明内层上远离透明外层的一侧设有阻隔保护层。透明内层上的阻隔保护层的作用是进一步提高背板的耐候、低水汽透过率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阻隔保护层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或无定形芳香尼龙制成。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或无定形芳香尼等为高阻隔材料,制成的阻隔保护层提高了背板的水汽阻隔能力和气体阻隔能力。防止水汽进入到背板内部影响背板的光学性能及其他性能。防止氧气进入背板中受热氧化背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透明外层的厚度为100-300um,所述透明内层的厚度为20-50um,所述阻隔保护层的厚度为5-25u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背板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在挤出过程中,透明外层和透明内层之间高温挤出过程中分子之间相互渗透形成粘结层,透明外层和阻隔保护层之间高温挤出过程中分子之间相互渗透也会形成粘结层,透明内层和阻隔保护层之间高温挤出过程中分子之间相互渗透也会形成粘结层。这样不用使用胶水等即可分别实现透明外层和透明内层之间、透明外层和阻隔保护层之间、透明内层和阻隔保护层之间的紧密贴合连接。相比于通过胶水等复合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提高背板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聚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23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包贴码机的贴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滤芯组件以及净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