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CO泄漏报警装置的智能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71764.3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7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毕仕强;路晓丽;林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G08B3/10;E05F15/72;E06B7/02;F04D27/00;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李翀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co 泄漏 报警装置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CO泄漏报警装置的智能窗,解决了常规CO含量报警装置只能起到提醒作用,适用范围有限,其技术方案要点底框在位于室内的一端设有自动开窗机构,自动开窗机构用以从底框内向外推出外开窗,自动开窗机构还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报警机构,报警机构包括ECU与CO浓度传感器,CO浓度传感器位于室内,其与所述ECU电连接,ECU还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换气风扇,ECU与自动开窗机构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CO泄漏报警装置的智能窗。
背景技术
CO泄漏中毒是现生活中常出现的安全事故,如今社会上广泛流传的煤气泄漏报警装置,此装置多处于通路状态,当检测到屋子里面有煤气泄漏时,报警装置就会发出声响,提醒人员关闭煤气,但是这种装置存在一定的不足,只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却没有对这个现象进行实际的解决。
目前,公开号为CN210320698U的中国实用新专利公布了一种具有可燃气体、CO检测装置的壁挂炉,包括壁挂炉本体、安装座和检测盒;所述壁挂炉本体右侧下方开设有螺孔A,所述螺孔A的具体数量为四组,所述安装座四角处横向插入有螺栓A,所述螺栓A位于螺孔A内旋转连接,且安装座通过螺栓A安装于壁挂炉本体右侧底部;所述安装座右侧下方一体成型有检测盒。
上述装置虽然检测空气中是否含有天然气或者超标的一氧化碳并进行警报,但其并不能发出警报后及时做出有效预防措施,若用户离警报声较远,仍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醒用户室内CO浓度高并自动打开窗户的带有CO泄漏报警装置的智能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CO泄漏报警装置的智能窗,包括底框与外开窗,所述底框在位于室内的一端设有自动开窗机构,所述自动开窗机构用以从底框内向外推出外开窗,所述自动开窗机构还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ECU与CO浓度传感器,所述CO浓度传感器位于室内,其与所述ECU电连接,所述ECU还设有与其电连接的换气风扇,所述ECU与所述自动开窗机构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CO浓度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室内的CO浓度,在达到预警值后,CO浓度传感器能够向ECU发送信号,ECU再转为电信号并控制自动开窗机构工作,同时控制室内的换气风扇进行换气,即在自动开窗机构打开外开窗后,换气风扇能够迅速将屋内的co排到窗外,引入正常的空气,保证用户健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开窗机构包括电机、丝杆与轴承座,所述底框位于室内的一端设有螺栓固定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固定连接有套座,所述电机与所述套座固定连接并与外开窗间隔设置,所述轴承座与外开窗靠近室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与所述丝杆同轴设置,所述轴承座内还设有嵌设的滚子,所述丝杆穿过所述外开窗,其一端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子中心螺纹配合,所述滚子能够沿轴承座中心向各个方向转动,所述外开窗一端与所述底框铰接,所述自动开窗机构位于远离外开窗铰接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报警机构发出报警信号后,其能够控制电机进行正反转动,电机通过连接架与套座固定在底框上,其输出轴能够带动丝杆进行定位正反转动,从而通过丝杆与滚子中心的螺纹配合,与底框铰接的外开窗能够向外张开,滚子自身的万向转动性也能保证外开窗外开是不同角度的需求,即统一实现了电机正反转动控制外开窗的张开和闭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ECU上还设有与其电连接的常闭开关,所述报警机构还包括电铃,所述电铃与所述ECU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闭开关是为了方便用户对整机的控制,依据自身需求选择开关时间,电铃的设计是在CO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CO浓度含量达到预警值后,能够提醒位于室内的用户及时作出反应措施,避免室内的CO的进一步吸入,影响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1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配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镐快拆电机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