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接触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71714.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梅;陈志;滕淑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慧支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0 | 分类号: | B60M1/20;B60M1/234;B60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接触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系统,用于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支持,包括可移动的接触线组件,还包括第一门架、第二门架、两个动力装置、多个立柱和伸缩机构;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均具有立架和横架,横架横跨轨道,第二门架与第一门架间隔设置;两个动力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的横架上,并分别连接接触线组件的两端;多个立柱排布于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之间;伸缩机构设置于立柱,伸缩机构包括摇臂、滑块及连杆,摇臂铰接于立柱,滑块设置于立柱并可沿立柱长度方向滑动,连杆以铰接的形式连接滑块和摇臂,连杆的末端连接接触线组件;行走装置能够驱动接触线组件移动,以使接触线组件能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或远离立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移动接触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运输中,电力机车的动力来源于铁轨上方的接触线或轨道一侧的第三轨。使用接触线作为动力来源的货运列车在需要在货运站场内进行货物装卸,一般需要从列车上方装卸货物,列车上方的空间无法设置接触线,因此列车在货运站场内无法使用电力作为动力。一些解决办法是采用内燃机车牵引列车,另一些解决办法是在货运站场内设置移动接触网。移动接触网是一段可以整体移动的承力索和接触线,可以在列车进站出站时提供动力,在列车停靠后从列车上方移开为装卸作业让位。一种移动接触网的实现方式为,沿轨道设置立柱,在立柱上设置可动的支撑杆,支撑杆可以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转动,接触线和承力索连接在支撑杆末端。支撑杆转动时将支撑杆末端的接触线和承力索从列车正上方移开,给装载作业让出空间。
上述解决办法,需要每个立柱上都设置电力驱动装置,其成本较高,实现每个驱动装置同步驱动的控制系统较复杂,整体的电气可靠性不高。并且,为了保证接触线同步移动,一般采用刚性接触线,不适宜较大长度货运站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接触网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接触网系统,用于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支持,包括可移动的接触线组件,还包括第一门架、第二门架、两个动力装置、多个立柱和伸缩机构;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均具有立架和横架,横架横跨轨道,第二门架与第一门架间隔设置;两个动力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的横架上,并分别连接接触线组件的两端,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行走装置连接接触线组件的末端,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在横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在横架上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行走装置行走时能带动接触线组件移动;多个立柱排布于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之间;伸缩机构设置于立柱,伸缩机构包括摇臂、滑块及连杆,摇臂铰接于立柱,滑块设置于立柱并可沿立柱长度方向滑动,连杆以铰接的形式连接滑块和摇臂,连杆的末端连接接触线组件;第一门架、第二门架和立柱沿轨道架设,行走装置能够驱动接触线组件移动,以使接触线组件能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或远离立柱,伸缩机构随接触线组件移动而伸缩并支撑接触线组件。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杆包括等长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铰接于滑块并作为平行四杆机构的一部分共同连接和支撑接触线组件。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杆上与摇臂连接的铰接点到连杆自由端之间的杆体长度等于摇臂的长度。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杆上与摇臂连接的铰接点为连杆的中点。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块上设置有轮组,轮组用于减小滑块沿立柱移动时与立柱之间的摩擦力。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轮组位于滑块的朝向轨道的一侧。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立柱上设置有重力平衡装置,重力平衡装置连接滑块并对滑块施加向上的平衡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慧支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慧支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17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尺寸托盘打钉的自适应模具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风机电机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