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70157.5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青 |
| 地址: | 10114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端坐 护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主体,所述护理床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护理床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箱,且护理床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承力柱,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内侧一端设置连接有第一床板,且护理床主体的内侧另一端设置连接有第三床板,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床板,所述承力柱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托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床板、第一液压箱、第一液压缸、第一转向轴、第一液压轴、板接转轴、第二床板和凹槽,在第一液压缸的作用下,对第一床板进行高度调节,从而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医疗护理床,这些护理床不但成本较高,而且使用起来十分笨重,绝大多数只适合病人在床上休息,其结构设计并没有结合病人饮食起居的特点,反而会给卧床不起、腿部受伤、下肤瘫痪和腿部骨折的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一般的护理床都不能使用弹簧床垫,从而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病人的家属及医疗护理人员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被人们广泛使用。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但是这些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使用起来多有不便,不能移动病床,且下肢无法调整位置,不能满足人们对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的要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持端坐卧位的护理床,包括护理床主体,所述护理床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护理床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靠背,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箱,且护理床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承力柱,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内侧一端设置连接有第一床板,且护理床主体的内侧另一端设置连接有第三床板,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床板,所述承力柱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托板,且承力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轮,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第二床板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护理床主体的两侧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三床板与护理床主体之间通过连接轴贯穿滚珠轴承进行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液压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轴,所述第一液压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板接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液压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向柱,所述第二转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液压轴与第一床板之间通过板接转轴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液压轴与第三床板之间通过第二转向柱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床板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第一约束带的固定端,所述第一床板的另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约束带的固定端,第一约束带的连接端与第二约束带的连接端通过卡扣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70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微型风冷反光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