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及穿刺置管引流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5416.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8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芳;叶旭军;王桦;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M25/00;A61B50/31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严超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胸腔 穿刺 引流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及穿刺置管引流包。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头、另一端连通有注药管;所述管头和注药管管径均大于引流管的管径;所述管头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防堵孔;所述注药管的管口处设置有注药头,所述注药管的外侧壁还连通有导丝套管。该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整体采用引流管偏细,管头以及注药管偏粗的设计,保证穿刺口处的管道偏细,无需缝线固定,降低对皮肤刺激引起红肿的概率,患者的舒适性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及穿刺置管引流包。
背景技术
人们在受到胸部损伤时,会造成血胸或气胸或血胸和气胸并存,若产生大量血胸或气胸,伤情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将会危及患者生命,需要紧急进行胸腔穿刺引流。若产生血胸或气胸量少,则也常常需要进行胸腔穿刺引流,防止血液或气体在对肺部组织产生压迫,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而且胸腔内血液的存留也会造成胸腔感染。
引流术是目前在临床上治疗胸腔积液最常见的方法;整个穿刺引流过程中,首先通过穿刺针对患者胸腔进行穿刺并置入导丝,在导丝的导向下置入扩张管进行扩张,扩张完毕后通过导丝将引流导管置入到患者胸腔内,然后取出导丝即完成对引流导管的固定。
而目前采用的引流导管规格不一致,引流导管径过粗,穿刺过后需要手术刀破皮及缝线固定,拔管过程中需要拆线,操作过程相对繁琐,由于管径较粗,患者平躺时舒适性较差,容易引发皮肤红肿;引流导管管径过细,容易堵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管头、另一端连通有注药管;所述管头和注药管管径均大于引流管的管径;所述管头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防堵孔;所述注药管的管口处设置有注药头,所述注药管的外侧壁还连通有导丝套管。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的外壁还设置有贴片,所述贴片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黏性胶体。
进一步,所述贴片为网状结构。
进一步,多个所述防堵孔螺旋分布于管头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注药头的外侧壁还设有凸起边。
进一步,所述注药管的外表面还设置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的外部设置有刻度。
一种穿刺置管引流包,包括盒体以及盒盖;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穿刺管、扩张管以及注射器,所述盒体内还设有所述的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导管整体采用引流管偏细,管头以及注药管偏粗的设计,保证穿刺口处的管道偏细,无需缝线固定,降低对皮肤刺激引起红肿的概率,患者的舒适性更佳。
2、通过在管头上开设防堵孔,大大降低了堵管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管和贴片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引流管,2、管头,21、防堵孔,3、注药管,31、注药头,32、导向凸起,32、导丝套管,33、凸起边,34、防滑凸起,4、贴片,41、黏性胶体,5、盒体,6、盒盖,7、穿刺管,8、扩张管,9、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5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医疗用镊子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剪切性能的双轴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