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61368.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8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曾培源;沈健民;何占宇;李建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源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9/015 | 分类号: | A41D19/015;A41D19/00;B32B9/04;B32B27/40;B32B27/32;B32B27/30;B32B27/34;B32B9/00;B32B5/02;B32B3/08;B32B37/00;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郭青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防护 手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防滑层、防水绝缘层、多功能层和内衬,所述多功能层包括碳纳米材料薄膜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通过柔性导线连接碳纳米材料薄膜、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源开关,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均设于碳纳米材料薄膜上,所述电源开关设于手套本体背面的护腕部位置,在手套本体掌心一侧设置有可调节尺寸的护腕,本实用新型具有保暖、使用方便且防刀割、防刺穿的功能,且该手套发热时间长,佩戴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冬天或者气温较低的地区,手套是一种必备品。传统手套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暖,该种手套的不足之处在于,越好的保暖效果,手套就要做的越厚,也会带来手指活动不灵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一种方法是在手套内加入电热丝加热手套,实现手部保暖而又保证手指活动灵活。但是这些手套并不能广泛适用于玻璃加工、金属加工、消防救援等行业,尤其是不适合防暴和反恐等特殊场合下的应用。因为这类手套不具备防割、防刺穿功能。如果再在该类手套内加入防护层,又会增加手套的厚度,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
中国专利CN108477712A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警用防割手套,该手套外壁有防滑板,内壁有电热垫,手背一侧还有控制壳体,为手套提供电能,控制手套内部发热垫温度。但是该手套为了实现防刀割,使用了大量钢丝网,增加了手套重量,降低了手套舒适度。为了控制手套重量,手套一侧集成的电源也不可过重,再加上传统加热垫电热转化效率低,极大的限制了手套内部发热垫的工作时间。
中国专利CN104687550A公开了一种警用多功能安全手套,该手套由内衬、导电屏蔽层、防割层、绝缘层和表层组成,通过USB TYPE-A接口给手套发热体供电发热,保证手套能够实现长时间保暖。使用玻璃纤维或者氨纶或者钢丝作为防割层,对手部进行保护,表层还使用了防滑材料以及静电触摸布,扩大了使用场景。
上述专利均使用传统电阻丝或者导电纤维加热,这些材料升温较慢,电热转换效率低,不能长时间发热,传统的发热材料使用寿命短,也不适合经常弯折的部位使用。此外,为了实现手套防刀割、防刺穿的功能,都不可避免的使用了钢丝、玻璃纤维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但增加了手套的重量,还降低了手套佩戴的舒适度。
中国专利CN109315857A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发热手套及其制备方法,该种远红外发热手套使用芳纶-碳纳米管纸作为远红外发热层,具有良好的电热转换效率,发热时间长,并且手套轻便,配戴较为舒适。但是该远红外发热层是由碳纳米管粉体分散在溶液中,经过抽滤压制而成,力学性能差,不具备防刀割和刺穿能力,不适合作为特种手套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保暖、使用方便且防刀割、防刺穿的多功能手套,且该手套发热时间长,佩戴舒适。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功能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防滑层、防水绝缘层、多功能层和内衬,所述多功能层包括碳纳米材料薄膜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源开关,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通过柔性导线连接碳纳米材料薄膜、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源开关,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均设于碳纳米材料薄膜上,所述电源开关设于手套本体背面的护腕部位置,在手套本体掌心一侧设置有可调节尺寸的护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的碳纳米材料薄膜厚度在10~100微米。
前述的碳纳米材料薄膜为碳纳米管薄膜、石墨烯薄膜或碳纳米管-石墨烯薄膜。
前述的还包括连接控制电路的供电口,该供电口为USB TYPE-C接口,并且设于手套本体的手腕部分并显露出在手腕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源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源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613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隧道检测用图像采集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缸驱动的链条式拖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