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型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57527.1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6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天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00 | 分类号: | E04C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型材,涉及建材技术领域。一种新型型材,包括上凸结构部、下凹结构部和侧连接结构部,所述侧连接结构部呈喇叭状,所述侧连接结构部的开口端长度h1大于其内端长度h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型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增强了加工建筑构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型材。
背景技术
建筑构件(砌块)是建筑用的人造块材,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该类建筑构件通常由模具类型材产品加工而成。外形多为直角六面体,也有各种异型体建筑构件。例如,建筑构件结构可以为一组上下或左右或上下左右都拥有凹凸榫卯结构的建墙结构套件以及相关配件,其可以包括上凸结构或下凹结构,行业内成为建筑构件,其连接组合方便,可以反复拆建使用,避免了浪费。
但是,上述的建筑构件结构的上凸部以及下凹部的拐角处多为尖锐的角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断裂和损坏,影响了建筑构件的二次利用。
为了获得一种结构稳定性强的积木建筑构件结构,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用于加工建筑构件的模具类型材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型材,它在在现有型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增强了加工建筑构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型材,包括上凸结构部、下凹结构部和侧连接结构部,所述侧连接结构部呈喇叭状,所述侧连接部的开口端长度h1大于其内端长度h2。
一种新型型材,包括上凸结构部、下凹结构部和侧连接结构部,所述上凸结构部以及下凹结构部的顶端拐角均为圆弧形,所述上凸结构部的内腔壁拐角均为圆弧形,所述侧连接结构部靠近上凸结构部和下凹结构部位置处的内腔壁拐角为圆弧形。
所述上凸结构部的顶部内腔壁拐角的半径大于底部内腔壁拐角的半径。
所述上凸结构部的底部内腔壁拐角与侧连接结构部的内腔壁拐角相同。
所述型材的空腔壁内设置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发泡树脂或塑料或复合材料。
所述上凸结构部以及下凹结构部设置有贯通的孔洞。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通过改进,将侧连接部设置成喇叭状,开口端长度大于其内端长度,一方面加强了通过该型材制作的建筑构件的板面连接处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得通过该型材制作的建筑构件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降低了被损坏的几率,提高了建筑构件的复用率,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建筑构件结构的尖角部分在使用或安装拆卸过程中,极易受到损坏,影响建筑构件的二次利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上凸结构部;2、下凹结构部;3、侧连接结构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由于型材其他地方没有变动,因此只提供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天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天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7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液体卸料泵车
- 下一篇:一种环境污染治理用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