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54818.5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5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航发动科南方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黄武 |
| 地址: | 412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复位 装配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用于临时使用以对燃气轮机的支撑座在改造前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辅助标记,并通过辅助标记辅助改造后的支撑座原位复装至底座上,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包括连接架、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设于连接架的第一侧,第二定位板设于连接架的第二侧,两个第二定位板对称地设于连接架的两端,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通过连接架进行定位装配。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便于在支撑座改造后原位装配到底座上,复位装配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
背景技术
某型燃气轮的机底座上的支撑座原本为与底座焊接为一体的结构,整体机床加工安装孔,由于现场使用需要,支撑座与底座须改为螺栓连接,将支撑座切割下来并焊接新底座后在新底座和底座上重新钻孔攻丝,使支撑座的新底座和底座通过螺栓安装固定。在重新将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后,支撑座上原有孔,原有孔需按原位置复装,即孔的位置度需保证原机械加工的精度,使孔、孔保留在原有位置。支撑座上的原有孔定位困难,定位过程复杂,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操作困难,且加工过程中位置度不易保证。
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底座上基准A已经打了中心线样冲点,基准B也打了中心线样冲点,通常利用这两个中心线对支撑座进行划线定位,但划线精度差,受工人操作技能影响等,尺寸难以控制,偏差可能有1~2mm,重新装配复位后支撑座上原有孔的位置度达不到设计尺寸精度0.4mm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以解决现有的在将支撑座复位装配至底座上时,支撑座定位过程复杂、支撑座上的原有孔定位不准,导致复位装配后支撑座上原有孔的位置达不到设计尺寸精度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用于临时使用以对燃气轮机的支撑座在改造前与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辅助标记,并通过辅助标记辅助改造后的支撑座原位复装至底座上,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包括连接架、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设于连接架的第一侧,第二定位板设于连接架的第二侧,两个第二定位板对称地设于连接架的两端,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通过连接架进行定位装配,第一定位板用于在支撑座与底座分离之前与底座上的定位块配合并进行定位标记,以在支撑座改造完毕后通过定位标记作为第一定位板复位装配到底座上的定位基准,第二定位板用于在支撑座与底座分离之前与支撑座配合并进行定位标示,以在支撑座改造完毕后通过定位标示作为支撑座复位装配到底座上的定位基准。
进一步地,连接架包括连接板、支撑件和顶板,连接板的外形为与底座上的定位块一侧的凹槽对应的梯形,第一定位板设于连接板的短边上,以通过连接架与底座上的凹槽配合从而将第一定位板设于底座的定位块的表面上,在支撑座与底座分离之前,将第一定位板定位在底座上进行定位标记,并在支撑座改造完毕后,通过定位标记作为第一定位板复位装配到底座上的定位基准。
进一步地,连接架还包括顶板,支撑件设于连接板的长边上,两个顶板通过支撑件分别设于连接板的长边的两端,第二定位板与顶板一一对应布设并固定连接,以通过连接架与底座上的凹槽配合从而将第二定位板定位在底座的定位块的两侧,并与支撑座的上表面抵接,在支撑座与底座分离之前,将第二定位板定位在支撑座上进行定位标示,并在支撑座改造完毕后,通过定位标示作为支撑座复位装配到底座的定位基准。
进一步地,连接板包括侧板和呈梯形的框板,两个侧板分别设于框板的斜边上以与底座的凹槽的槽壁抵接,第一定位板固定设于框板的短边上,第一定位板的两侧分别与侧板的第一侧壁固定连接,支撑件设于框板的长边上,两个顶板通过支撑件分别设于框板的长边的两侧,侧板的第二侧壁与顶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框板上设有用于吊装支撑座复位装配用夹具的吊装孔。
进一步地,顶板上设有用于在支撑座与底座分离之前,在第二定位板和支撑座上钻孔进行定位标示时的避让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航发动科南方燃气轮机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航发动科南方燃气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4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切机板框
- 下一篇:一种环保节能的钢结构实验室厂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