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组件及压缩机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53565.X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0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薛继光;时振华;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孙兵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组件 压缩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组件,包括壳体吸气管、泵体吸气管、插接于泵体吸气管中的密封圈;所述壳体吸气管中插接有泵体吸气管;所述泵体吸气管的外侧壁周向上设有外弧形环状口,且外弧形环状口和壳体吸气管一端的内侧壁开设的第三内阶梯口匹配紧密卡接,从而使壳体吸气管和泵体吸气管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壳体吸气管另一端抵接于安装壳外表面。还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上开设有气缸吸气孔,所述气缸吸气孔上连接有上述的气管组件,改进后的整体结构,解决吸气管不同心造成的压缩机组件同轴度超差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管组件及压缩机组件。
背景技术
压缩机组件泵体吸气管:连接分液器,配合壳体吸气管保证压缩机组件运转封闭性;现在压缩机组件紧配机型偏多,壳体吸气管垂直度对压缩机组件同轴度有较大影响。
现有泵体吸气管通过壳体吸气管与气缸吸气孔配合,靠密封圈进行压紧,同轴度误差较大。为了改善以上不良异常的发生,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吸气管结构一体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组件及压缩机组件,以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管组件及压缩机组件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管组件,包括壳体吸气管、泵体吸气管、插接于泵体吸气管中的密封圈;所述壳体吸气管中插接有泵体吸气管;所述泵体吸气管的外侧壁周向上设有外弧形环状口,且外弧形环状口和壳体吸气管一端的内侧壁开设的第三内阶梯口匹配紧密卡接,从而使壳体吸气管和泵体吸气管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壳体吸气管另一端抵接于安装壳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碳钢管;所述泵体吸气管为铜管,低屈服强度的碳钢管和弹性铜材质铜管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吸气管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密封圈呈相似形结构的腔体,且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内阶梯口,第一内阶梯口阻碍密封圈前端相对于泵体吸气管发生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吸气管的腔体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二内阶梯口,且第二内阶梯口和密封圈的尾端齐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的一端和腔体的另一端之间的泵体吸气管内侧壁上还设有内弧形环状口,且内弧形环状口限制密封圈相对于泵体吸气管发生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刚性材质的环管,所述泵体吸气管为弹性材质管,利用刚性材质挤压在弹性材质管中,从而将密封圈和泵体吸气管之间过盈配合固结成型为复合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吸气管为钢管,钢管和泵体吸气管之间焊接固定。
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上开设有气缸吸气孔,所述气缸吸气孔上连接有上述的气管组件。
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改进后的整体性复合结构,解决吸气管不同心造成的压缩机组件同轴度超差技术难题。
2、将壳体吸气管、压密封圈、焊分液器工艺优化一个焊接工艺:降低过程人员成本及设备投入成本;减少过程焊接工序,降低焊接泄露几率。
3、工艺优化降低组装过程时间,提升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的一种压缩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改进前的A部位的气管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3为改进后的一种压缩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改进后的B部位的气管组件结构装配图;
图5为图4中改进后的气管组件结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35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器盖气密性检测装置
- 下一篇: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