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53426.7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3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映;翟永涛;艾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海辉龙智能测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S19/4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雷霄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远传多路 监测 系统 | ||
1.一种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在待监测储运容器上的监测设备、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端监测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监测平台,所述监测设备、所述移动端监测系统和所述监测平台通过通信网络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监测设备包括:用于采集待监测储运容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待监测容器的门开关信号的门监测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移动通信模块、卫星导航定位模块、控制模块、NFC电子标签通信模块、LORA通信模块和BLE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并存储所述温度传感器、门监测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移动通信模块和卫星导航定位模块采集的数据,通过所述移动通信模块、或所述NFC电子标签通信模块、或所述LORA通信模块、或所述BLE通信模块将接收的采集数据发送给所述移动端监测系统和所述监测平台,并接收所述移动端监测系统和所述监测平台发送的交互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LCD显示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CPU模块、数据存储单元、数据收发模块和对所述数据收发模块的数据进行加密的加密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功耗供电系统,所述低功耗供电系统包括:
电池模块、DC-DC模块、CPU供电模块以及第二供电模块;
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DC-DC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与CPU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CPU供电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CPU供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CPU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CPU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所述CPU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CPU供电模块连接,所述CPU模块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模块与所述DC-DC模块的电压输出端或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模块用于给所述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的除所述CPU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PU供电模块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16)、第一P沟道MOS管(Q15)、第二P沟道MOS管(Q17)、第三P沟道MOS管(Q18)、第一电阻(R22)、第二电阻(R23)、第三电阻(R21)和第四电阻(R35);
所述第一电阻(R22)的第一端与所述CPU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2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6)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6)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16)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5)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5)的源极与所述DC-DC模块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5)的漏极与所述第三P沟道MOS管(Q18)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5)的漏极还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P沟道MOS管(Q18)的源极与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17)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17)的漏极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17)的栅极与所述第三P沟道MOS管(Q18)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35)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3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17)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P沟道MOS管(Q17)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3)的第二端与所述CPU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5)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沟道MOS管(Q15)的栅极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模块包括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32)、第四P沟道MOS管(Q31)、第五电阻(R71)和第六电阻(R64),所述第五电阻(R71)的第一端与所述CPU模块的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7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3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3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3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P沟道MOS管(Q3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四P沟道MOS管(Q31)的漏极与所述DC-DC模块的电压输出端或所述电池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P沟道MOS管(Q31)的源极的输出用于给所述无线远传多路监测系统的除所述CPU模块以外的其他模块供电,所述第六电阻(R6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P沟道MOS管(Q3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P沟道MOS管(Q31)的漏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海辉龙智能测控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海辉龙智能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34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粒度调节装置及矿用轮式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防火式10千伏跌落熔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