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52332.8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7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A61M3/02;A61M39/28;A61M39/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靠近胸腔的近端和远离胸腔的远端;所述管体的近端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手术缝合线连接;所述管体远端内部固设有防止液体反流的阀门;所述管体的管壁上连接有止流夹。本实用新型利用重力原理采用防逆流阀和止流夹双重保障液体只能单向流动,解决了胸腔积液逆流感染的问题;随着患者主动下床活动次数增多,胸腔液体会加快流出,促进肺复张。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节位置的固定装置,克服了以往使用切口处多余的缝合线直接绑定引流管不牢固的缺点,避免了引流管自胸腔壁脱落的风险,固定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胸腔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引流胸腔内气体或者液体的装置。手术时将引流管一端放置胸腔切口内,另一端连接比其位置更低的引流袋,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目前的胸腔引流管多为单腔侧孔引流管或充气防脱引流管,多采用硅胶材质,引流管插入胸腔的一端具有多个引流孔,管壁上设置均匀刻度,管体内部设有穿刺针。现有的胸腔引流管存在防脱落效果不佳,病人术后起身活动时容易形成液体反流,导致伤口感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胸腔引流管,既能实现引流功能,又可以达到防止液体反流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具有靠近胸腔的近端和远离胸腔的远端;所述管体的近端外壁上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与手术缝合线连接;所述管体的远端内部固设有防止液体反流的阀门;所述管体管壁上连接有止流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内设有一给药冲洗管,该给药冲洗管包括位于所述管体内腔的给药冲洗管本体和用于外连接给药冲洗装置的给药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给药口穿出管壁,位于管体的远端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装置为环形装置,材质为硬质金属或硬质塑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门为单向重力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止流夹为罗伯特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内设有一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尖端穿出所述管体近端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重力单向阀和止流夹双重保障了液体只能单向流动,不仅解决了胸腔积液逆流感染的问题;此外,通过可调节位置的固定环固定引流管,克服了以往使用切口处多余的缝合线直接绑定引流管不牢固的缺点,避免了引流管自胸腔壁脱落的风险,固定方便安全可靠;通过内置给药冲洗管,解决了同一管腔引流、冲洗给药共用的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阀门与管体连接示意图;
图中:1-管体、2-阀门、3-给药冲洗管、31-给药口、4-固定装置、5-止流夹,6-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具有靠近胸腔的近端和远离胸腔的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人民医院,未经利辛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2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阳台的围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环境污染治理用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