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51065.2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6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华;王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圣昌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345 | 分类号: | H05B45/345;H05B45/325;H05B45/5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梁伟生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电 开路 短路 故障 反馈 电路 | ||
一种用于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包括恒流调光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开路检测电路、短路检测电路以及用于供电的开关电源电路;所述恒流调光电路通过两个输出端子向负载提供电能;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两个调光端子与调光系统通讯连接,且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恒流调光电路电连接;所述开路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短路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均与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开路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短路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反馈电路中的开路和短路故障,保障电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恒流电源在市场上应用非常广泛,在调光器中也十分常见。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恒流电源都是没有独立的开路和短路检测电路。通用的方法是在场效应管串联一个小电阻进行检测,但是有些恒流IC是内置场效应管,这样就没办法检测出来;外置场效应管时,当电流很小的时候开路会检测不出来,或者当输出电流大时短路会检测不出来,导致出现故障后系统误报或没有进行保护。因而,研发一种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可以反馈电路中的开路和短路故障,保障电路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包括恒流调光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开路检测电路、短路检测电路以及用于供电的开关电源电路;所述恒流调光电路通过两个输出端子向负载提供电能;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两个调光端子与调光系统通讯连接,且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恒流调光电路电连接;所述开路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和短路检测电路的输入端均与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开路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短路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路检测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二极管、第一齐纳二极管、第一限流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和第一分压输出端,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电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恒流调光电路的负向输出端子、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顺次电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和接地端顺次电连接,第一齐纳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电连接,第二分压电阻与第三分压电阻相连的一端与第一分压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分压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短路检测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齐纳二极管、第四限流电阻、第五分压电阻、第六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恒流调光电路的正向输出端子电连接,恒流调光电路的负向输出端子、第四限流电阻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顺次电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五分压电阻、第六分压电阻和接地端顺次电连接,第二齐纳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电连接,第五分压电阻与第六分压电阻相连的一端与第二分压输出端电连接,第二分压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市电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两个调光端子与DALI调光系统或DMX调光系统等数字调光系统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电源输出端设置有开路检测电路和短路检测电路,当电路出现开路故障或短路故障,相应的开路检测电路和短路检测电路可精准检测出开路或短路故障,再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故障信息发送至调光系统,避免出现误报或者误动作,保障电路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圣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圣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51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固态拉曼倍频深红色激光器
- 下一篇:五轴联动点胶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