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旧镁碳砖水化、除杂、干燥一体化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7833.7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姚苏哲;王海波;刘杰;杨耕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5/16 | 分类号: | F26B15/16;F26B25/06;F26B25/12;F26B21/00;F26B21/1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陶新亚 |
地址: | 116085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 镁碳砖 水化 干燥 一体化 热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旧镁碳砖水化、除杂、干燥一体化热处理装置,包括准备室、窑体、窑门、送风管道、排风管道、装料罐、窑车、轨道、地下推车机;窑体由窑壳、隔热材料层及钢板网组成,窑体内设送风管道及排风管道;窑体一端设窑体入口,另一端设窑体出口,窑体入口一端与准备室相连;窑体底部铺设轨道,窑车和地下推车机能够沿轨道走行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具备对废旧镁碳砖进行水化除杂和干燥一体化处理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处理工艺的集成度,废旧镁碳砖的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并减少了占地;热处理过程中废旧镁碳砖基本保持静态,避免了扬尘及噪声污染;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可以进行收集处理及利用,进一步避免环境污染、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镁碳砖水化、除杂、干燥一体化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镁碳砖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耐火材料,作为一种复合材料,它将镁砂抗渣侵蚀能力强的优点和碳的高导热性及低膨胀性特点相结合,使用效果良好,一直被广泛应用在钢铁冶炼行业。
随着近年来镁矿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废旧镁碳砖的回收再利用开始被人们所重视。金属铝粉是镁碳砖最常用的添加剂之一,其在镁碳砖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反应生成Al4C3及少量的AlN,上述成分遇水会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甲烷、氨气等气体,使回收后再制备的耐火材料产品产生膨胀裂纹甚至粉化,因此废旧镁碳砖在回收处理过程中必须进行水化处理,提前除去杂质成分,并充分干燥。
废旧镁碳砖传统的回收处理工艺主要是将废料常温水化、自然晾晒干燥,但是由于其受季节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处理时间较长,且由于自然干燥温度较低,废旧砖中杂质处理不干净,使制作的再生镁碳砖干燥后出现毛细裂纹。此外,晾晒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氨气等气体大多自然排放,不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且对操作工人具有一定的健康危害。鉴于自然晾晒工艺所存在的诸多缺点,有的企业采用滚筒式干燥设备对废旧砖进行干燥,例如干燥筒、回转干燥窑等,但是在这些设备处理过程中物料大幅度运动,容易造成粉尘泄露污染以及噪声问题,且滚筒结构相对复杂,维护成本高,耗电量大。最关键的是,上述干燥设备只能对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废旧砖的水化仍需提前进行单独处理,工艺集成度不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旧镁碳砖水化、除杂、干燥一体化热处理装置,具备废旧镁碳砖水化除杂和干燥一体化处理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处理工艺的集成度,废旧镁碳砖的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并有效减少了占地;热处理过程中废旧镁碳砖基本保持静态,避免了扬尘及噪声污染;还可对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及利用,进一步避免环境污染、节约能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废旧镁碳砖水化、除杂、干燥一体化热处理装置,包括准备室、窑体、窑门、送风管道、排风管道、装料罐、窑车、轨道、地下推车机;所述窑体分为多段,多段窑体依次相连;每段窑体均由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窑壳、隔热材料层及钢板网组成,窑体内设有一至多条送风管道及排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上安装有温度监测装置一、压力监测装置一及流量监测装置一;所述排风管道上安装有温度监测装置二;所述窑体内安装有若干温度监测装置三、压力监测装置三;窑体的一端设窑体入口,另一端设窑体出口,进料口一端与准备室相连,准备室的外端设入口窑门,进料口处设中间窑门,窑体出口处设出口窑门;自进料口一端向窑体出口一端的窑体底部铺设轨道,窑车能够沿轨道走行移动,准备室的外侧设地下推车机,地下推车机也能够沿轨道走行移动。
所述窑壳的内侧设若干钩钉,钩钉的一端与窑壳焊接固定,另一端穿过隔热材料层后与钢板网焊接固定。
所述隔热材料层由多层岩棉板组成,相邻2层岩棉板之间错缝搭接。
所述隔热材料层的下部砌筑粘土砖台,粘土砖台的外侧填充矿渣填料或矿渣碎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7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消费终端机
- 下一篇:用于袜机的中棱角分针刀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