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吸引器用引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42211.5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9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万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90/00;A61M25/00;B01D35/02;G08B5/3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周青 |
地址: | 21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吸引 器用 引流 结构 | ||
手术吸引器用引流结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与吸引器主体连接的引流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导管包括连接管段以及用于在创口部位吸液引流的工作管段,所述连接管段的一端与吸引器主体相连,另一端与工作管段连通;所述工作管段外部套设有不锈钢波纹管,以便调节工作管段的弯曲程度;所述工作管段,其前半部分的管径由头部向尾部逐渐变大,且工作管段最小管径大于或等于连接管段管径。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引流导管的弯曲程度,不遮挡创口位置,改善引流导管易堵塞现象,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手术负压吸引器的吸引导流管,具体是手术吸引器用引流结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术过程中,尤其在骨科手术,术中需要对创伤部位进行清理,由于创伤部位有碎骨头和纤维组织。骨科手术时,上述异物均需利用骨科手术负压吸引器及时吸走。
通常一台手术需要两到三人配合完成,而手术台空间有限,当对一个创伤部位进行分工协作时,两到三位医生不能同时靠在一起做,而现有的吸引器导管是直管,造成手术过程中,吸引清理操作过程时,助手的手会遮挡术者视野,术者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手术效率变低,手术时长增加。
另外,在吸引过程中,极易造成导管堵塞,堵塞时,医生被迫暂停手术,需要将杂物从吸管中一点点的清理出来,或者挤压管道的方式保持管道畅通,有时甚至需要更换新的管道,非常耗费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术吸引器用引流结构,以便调节引流导管的弯曲程度,不遮挡创口位置,改善引流导管易堵塞现象,提高手术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手术吸引器用引流结构,包括与吸引器主体连接的引流导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导管包括连接管段以及用于在创口部位吸液引流的工作管段,所述连接管段的一端与吸引器主体相连,另一端与工作管段连通;所述工作管段外部套设有不锈钢波纹管,以便调节工作管段的弯曲程度;所述工作管段,其前半部分的管径由头部向尾部逐渐变大,且工作管段最小管径大于或等于连接管段管径。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导管内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段与工作管段之间设有快换管段,所述滤网内置于该快换管段。
进一步的,所述快换管段的两端为椎体,所述连接管段、工作管段分别设有供快换管段椎体插接的锥形腔。
进一步的,所述快换管段的两端分别通过快换接头与连接管段、工作管段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管段在靠近快换管段位置设有压力表,用于检测该处导管所受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快换管段在滤网后方设有流量计,用于检测快换管段内是否堵塞。
进一步的,还设有报警灯,当压力表与流量计所采集的数据不在设定范围内,触发报警灯。
进一步的,该引流结构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以及安装于支撑柱底部的三脚架、安装于支撑柱上部的搁置环,所述工作管段利用其弯曲部位悬挂于搁置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为可伸缩结构,以便调节支架的整体高度;所述搁置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支撑柱相连,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支撑柱,所述搁置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以便调节搁置环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A、工作管段前半部分的管径由细变粗,可适用于比较小的创伤口,增强了吸引效率;工作管段前半部分的管径由头部向尾部逐渐变大,且工作管段最小管径大于或等于连接管段管径,不容易堵塞。
B、软管(工作管段)外增加中空的不锈钢波纹管,可以通过弯曲波纹管,实现软管角度的柔性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市人民医院,未经仪征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42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磁力泵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疫功能的雨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