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隆鼻用肋骨切片辅助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33760.6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9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豪;汪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沈忠华 |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隆鼻 肋骨 切片 辅助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隆鼻用肋骨切片辅助工具,包括用于切割肋软骨的上基座和用于固定肋软骨的下基座,上基座和下基座滑动连接,所述上基座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以及用于固定手术刀的夹持模块,所述夹持模块包括滑动基座、夹片以及用于驱动夹片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基座和滑动基座同步直线运动的第二驱动模块,所述下基座包括第三基座、夹块以及用于驱动夹块直线运动的第三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能够控制切片的厚度,满足使用者对不同厚度切片的需求,安全性高且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隆鼻用肋骨切片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医学美容外科手术中,隆鼻术中需要用到肋软骨。首先医生从患者胸部取出一块肋软骨,大小一般为4.0×1.0×1.0cm,而医生所需要的肋软骨为片状,大小一般为4.0×1.0 ×0.2cm,所以需要将其切成片状才能使用。
目前,医生一般通过手工切割方式将肋软骨用手术刀切成块片状。因为肋软骨很滑,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手术时间,容易浪费大量的肋软骨,而且手工切出来的肋软骨厚薄不一、弯曲,造成精度不够,不方便使用。同时,由于需要直接操控手术刀进行切片,容易出现割伤的情况,甚至使肋软骨受到血液污染导致无法再使用,影响手术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切片厚度且避免割伤的隆鼻用肋骨切片辅助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隆鼻用肋骨切片辅助工具,包括用于切割肋软骨的上基座和用于固定肋软骨的下基座,上基座和下基座滑动连接,所述上基座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以及用于固定手术刀的夹持模块,第二基座滑动连接于第一基座内,所述夹持模块包括滑动基座、夹片以及用于驱动夹片直线运动的第一驱动模块,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基座和滑动基座同步直线运动的第二驱动模块,所述下基座包括第三基座、夹块以及用于驱动夹块直线运动的第三驱动模块,第三基座上开设有固定槽,夹块滑动连接于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的零刻度线与固定槽的上边缘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基座上开设有观察孔,第二基座上开设有用于手术刀的刀片穿过的切割孔,使用时,手术刀的刀头穿过切割孔以使得手术刀的刀头位于固定槽内,所述切割孔位于观察孔内,未使用时,切割孔与刻度线的零刻度线处于同一直线上。通过下基座将肋软骨固定和上基座将手术刀固定,使得上基座滑动时,手术刀切割肋软骨,从而达到将肋软骨切割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旋钮件、第二螺纹杆、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同步带以及第三螺纹杆,第二旋钮件转动连接于第一基座上,第二旋钮件的一端外露于第一基座外,第二旋钮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基座以使得第二旋钮件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基座内,第二旋钮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杆上,第一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二同步带轮固定连接于第三螺纹杆上,第三螺纹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二基座和滑动基座上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二基座与第二螺纹杆螺纹配合,滑动基座与第三螺纹杆螺纹配合。通过转动第二旋钮件,经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同步带传动,使得第二螺纹杆和第三螺纹杆同步转动,达到控制第二基座和滑动基座同步直线移动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旋钮件和第一螺纹杆,第一旋钮件转动连接于滑动基座上,第一旋钮件的一端外露于滑动基座外,第一旋钮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动基座上,所述夹片上开设有螺纹孔,夹片与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通过第一旋钮件转动并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使得夹片直线移动,使得手术刀能夹紧于夹片与滑动基座之间,达到将手术刀固定在上基座上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格莱美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37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校创新创业规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室内装饰的过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