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网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33261.7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4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倪世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三六;倪世和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叶 烘干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叶烘干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网带。包括滚轴输送式的网带本体,所述网带本体为金属丝的编织网,每平方英寸编织网的网孔数为16~30目,且每个网孔为方孔,方孔边长为0.2~2mm;网带本体的首尾连接处为接头,一对金属片上下平行对应布设在接头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通过点焊焊接固定,且点焊的相邻焊点距离为5~50mm,且一对金属片的两端分别通过有色金属的铆钉紧固。本实用新型的网带本体的硬度为HB200~400,接头的抗拉强度大大提升,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网带和现有的网带相比,其使用寿命延长了30多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茶叶烘干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网带。
背景技术
茶叶烘干机网带是现国内茶叶烘干机主要采用的一种传送形式。在茶叶烘干机的烘箱内水平设有金属网带输送机构,使得位于传动链条外缘的相邻网带贴合并与茶叶同步运行,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主要由架设于烘箱两侧传动局上的链条,通过对称的四点将网带紧固于环状链条上。在茶叶烘干机使用过程中,传送网带会产生较大的拉力,通常网带容易在接头处被拉断,不仅会影响生产,而且在网带断开的瞬间也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这里发明了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网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网带,在网带的接头处通过金属片连接,增加网带的牢固程度,还能提高网带的硬挺度。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网带,包括滚轴输送式的网带本体1,所述网带本体1为金属丝的编织网,每平方英寸的编织网的网孔数为16~30目,且每个网孔为方孔,方孔边长为0.2~2mm;
所述网带本体1的首尾连接处为接头,一对金属片2上下平行对应布设在接头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通过点焊焊接固定,且点焊的相邻焊点21距离为5~50mm,且一对金属片2的两端分别通过有色金属的铆钉22紧固。
进一步,所述焊点21沿着所述接头的延伸方向呈直线式分布或呈交错式分布。
进一步,每个金属片的厚度为0.2~1.2mm,宽度为6~20mm,长度和网带本体1的宽度相同、且为600~2000mm;每个铆钉22直径为3~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网带,网带本体为金属丝的编织网,每平方英寸编织网的网孔数为16~30目,且每个网孔为方孔,方孔边长为0.2~2mm,可将网带本体硬度有效的控制在HB200~400;网带本体的首尾连接处为接头,一对金属片上下平行对应布设在接头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并通过点焊焊接固定,且点焊的相邻焊点距离为5~50mm,且一对金属片的两端分别通过有色金属的铆钉紧固,这种接头连接的方式,可以增加网带的整体牢固程度,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茶叶烘干机的网带相比老式的网带,其使用寿命延长了30多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Ⅰ-Ⅰ剖视图。
图4为图2的Ⅱ-Ⅱ剖视图。
其中:1网带本体、2一对金属片、21焊点、22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三六;倪世和,未经胡三六;倪世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3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易使无纺棉沾染异物的分切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沙化地的草种播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