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稠油开采降黏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31736.9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5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闫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元 |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43/24;E21B3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 地址: | 2566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采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稠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稠油开采降黏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搅拌加热装置,所述搅拌加热装置端部设置有引导装置,所述搅拌加热装置内部设置有稠油抽取装置,所述稠油抽取装置上设置有稠油稀释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搅拌加热装置可以对稠油快速的加热,加热效率高,降粘速度变快;引导装置可以在设备下降时起到加速下沉的作用,同时可以避免下降时触碰到异物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而稠油稀释装置可以往油井下投入可以可以稀释稠油的油类,能够快速高效的降低稠油的粘稠度,使用加热和稀释双重降粘方法,可以提升稠油降粘速度,提升采油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稠油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稠油开采降黏设备。
背景技术
稠油及沥青砂资源是世界上的重要能源,全球可采储量约4000亿吨,是常规原油可采储量1500亿吨的2.7倍,随着常规石油的可供利用量日益减少,稠油正在成为下世纪人类的重要能源,经过20年的努力,全球稠油工业有着比常规油更快的发展速度,稠油、沥青砂的年产量由2000万吨上升到近亿吨,其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稠油的勘探、开发、炼制技术比较复杂,资金投入大,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而稠油工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然而,面对21世纪常规油资源趋于减少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从长远出发,正孜孜不倦地研究新技术开发稠油,使人类广泛利用这种资源的可能性不断增强。
现有技术中,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等等,其中蒸汽吞吐是稠油热采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但是仅仅靠热采,稠油降粘程度变化不够,开采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降粘效果更好,且能够快速降粘,提升开采效率的稠油开采降黏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粘效果更好,且能够快速降粘,提升开采效率的稠油开采降黏设备,以解决现有稠油热采技术的稠油降粘程度变化不够,开采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稠油开采降黏设备,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搅拌加热装置,所述搅拌加热装置端部设置有引导装置,所述搅拌加热装置内部设置有稠油抽取装置,所述稠油抽取装置上设置有稠油稀释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加热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转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内部设置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下方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上设置有加热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装置包括钻头,所述钻头设置在框架底部,所述钻头周围设置有旋转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稠油抽取装置包括油泵,所述油泵一侧通过通油管道连接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前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通油管道穿过支撑板和空心轴设置有油管头,所述油管头上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油管道下方的位置周围设置有管道加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稠油稀释装置包括稀释油投入口,所述稀释油投入口连接在油泵位于出油口一端的通油管道上,所述稀释油投入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搅拌加热装置可以对稠油快速的加热,加热效率高,降粘速度变快;引导装置可以在设备下降时起到加速下沉的作用,同时可以避免下降时触碰到异物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而稠油稀释装置可以往油井下投入可以可以稀释稠油的油类,能够快速高效的降低稠油的粘稠度,使用加热和稀释双重降粘方法,可以提升稠油降粘速度,提升采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稠油开采降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元,未经闫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1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