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焚烧炉用控制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531025.1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3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溪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50 | 分类号: | F23G5/50;F23N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211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控制 燃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焚烧炉用控制燃烧系统。在炉体(1)内侧壁上固设有温度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包括固定于炉体(1)内侧壁上、沿炉体轴向伸长的耐高温保护套管(7),耐高温保护套管(7)顶部经法兰(8)与炉体(1)内的顶壁连接,耐高温保护套管(7)底部封闭,耐高温保护套管(7)的中轴线上设有丝杠(9),丝杠(9)顶端穿过炉体(1)与驱动电机(10)连接,丝杠(9)上还螺纹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与竖直设于耐高温保护套管(7)内侧壁的导向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块(11)设置有感温元件(13)。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测量炉内温场,为焚烧炉的垃圾焚烧提供可靠的优化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焚烧炉用控制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城市垃圾处理目前已成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城市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垃圾填埋的手段,但是垃圾填埋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是垃圾填埋造成大量的土地占用,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垃圾填埋会污染地下水源,造成极大安全隐患。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垃圾焚烧处理具有无害化彻底、减容减重明显及便于实现资源化的优点。垃圾焚烧处理主要是将垃圾集中于密闭的焚烧炉中进行燃烧。在焚烧过程中,影响其焚烧效率的因素众多,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炉体焚烧时温度场的分布,高温利于炉内垃圾的干燥速率和挥发分的析出,减少二恶英的产生。但是由于垃圾成本复杂,且其成分呈动态变化,焚烧的温度场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炉内温度场的分布能反应垃圾燃烧情况,为焚烧的优化提供重要可靠的参数依据。因此,如何准确测得炉内温场的分布情况,为焚烧炉其他各影响因素的优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焚烧炉用控制燃烧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测量炉内温场,为焚烧炉的垃圾焚烧提供可靠的优化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焚烧炉用控制燃烧系统,包括炉体,炉体内侧靠近底部位置设有支撑垃圾燃烧的垃圾支撑板,垃圾支撑板下方设有排灰口,所述的垃圾支撑板能被控制开合,以使燃烧后的灰烬掉落到排灰口排出;所述的炉体还与上料装置和给氧管连接,上料装置和给氧管均设有流量控制器以控制进料量和给氧量,所述的垃圾支撑板的开合、进料量和给氧量均有中央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炉体内侧壁上固设有温度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包括固定于炉体内侧壁上、沿炉体轴向伸长的耐高温保护套管,耐高温保护套管顶部经法兰与炉体内的顶壁连接,耐高温保护套管底部封闭,耐高温保护套管的中轴线上设有丝杠,丝杠顶端穿过炉体与驱动电机连接,丝杠上还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与竖直设于耐高温保护套管内侧壁的导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块设置有感温元件。
前述的一种焚烧炉用控制燃烧系统中,所述的丝杠顶端穿过炉体部分与炉体间采用动密封结构。
前述的一种焚烧炉用控制燃烧系统中,所述的温度测量单元沿炉体的周向分布。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炉体内侧壁上固设有温度测量单元,温度测量单元包括固定于炉体内侧壁上、沿炉体轴向伸长的耐高温保护套管,耐高温保护套管顶部经法兰与炉体内的顶壁连接,耐高温保护套管底部封闭,耐高温保护套管的中轴线上设有丝杠,丝杠顶端穿过炉体与驱动电机连接,丝杠上还螺纹连接有滑块,滑块与竖直设于耐高温保护套管内侧壁的导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块设置有感温元件;通过该结构,感温元件能够在驱动电机驱动丝杠旋动的作用力下,随滑块在炉体内竖向移动,进而能够测得炉体内不同横截面上的温度,最终得到炉内温场分布。即,能够测得炉内高温区、火焰区、垃圾区的温场分布;该温场分布信号被传送到中央控制系统后,系统可根据温场的分布情况调整上料装置和给氧管的流量控制器,进而调整上料量和给氧量,使炉内温度场分布始终处于最优状态的动态平衡,以提高垃圾燃烧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测量炉内温场,为焚烧炉的垃圾焚烧提供可靠的优化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溪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兰溪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310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型卡车后板簧前吊耳
- 下一篇:一种内法兰预紧式汽车轮毂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