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显微成像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529497.3 | 申请日: | 2020-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4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磊;黄凯;李宁;李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2B21/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显微 成像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显微成像设备,包括显微成像模组及显微成像设备主体外壳,显微观察照明辅助器及照明辅助器外壳;显微成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照明辅助器外壳与显微成像设备主体外壳可选择性地分离或连接且相对位置可切换,或者可相对旋转地连接,工作状态时,被测玻片放在镜头组件上方,照明辅助器外壳再移动切换到被测玻片的上方;收纳状态时,照明辅助器外壳移动切换到显微成像设备主体外壳的非工作状态未知(侧面或背面),进一步形成显微成像设备主体外壳的自然延伸,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不影响显微成像设备的非载玻片的其他方式的正常使用。且构造的磁吸或铰接方式结构,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快捷,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微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显微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仪器设备以及消费产品上增添了成像装置,其功能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市面上各类成像模块层出不穷,但在显微成像领域,目前尚无成熟的模块化产品出现。
关于成像模块方面,目前的普通微距模组多为安装有广角微距镜头的手动调焦模组,其为弥补照明不足的缺陷,往往在镜头周围简单布置照明灯珠对其成像视野内进行照明,如申请号为CN20072005710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件,以及申请号为CN201320093315.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件,该方案的主要缺点是:
1)由于其自身广角微距镜头的限制,其体积较大,导致模组无法自动调焦,实际使用中手动对焦操作不便,难以直接拍摄清晰的图像,且此类广角微距镜头无法实现超微距成像以及显微成像,无法满足放大倍数和分辨率要求。
2)照明光源为灯珠直接照射,在物方移动过程中,实际照明效果均匀程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物面极近的超微距成像环境下,照明会严重不足,且此种照明模式观察高反表面时会有较强且较为集中的反射,影响成像质量。
改变照明光源出射角度,为光线添加导向部件,和控制LED发光角度等方法都可以使得照明问题得到改善,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470643.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类似光纤的结构对微距成像模块光照进行改善的案例,其灯珠的具体发光角度也作出了要求,该方案的优点是解决了微距成像模块补光受限的问题,但其部件较多,结构过于复杂,安装难度较高,不利于模块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且成本上升。
申请号为CN201920098694.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通过导光结构对微距成像模块进行改善的方案,此方案的优点在于使得微距成像模组的照明均匀且控制了整体体积,但是此方案中所涉及到的与其自动对焦模组一体的对称结构的光学镜头目前尚无成品,其次其制造难度和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其体积和重量大于一般由音圈马达带动的镜头组,故增加了调焦结构的设计难度,可能会使得摄像头模组整体尺寸偏大,不利于模块整体的小形化,再者此整体封装的对称结构镜头只能针对单一的应用场景,不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使用不同的对称组合,不利于模块的系列化,降低了其在多应用场景下的适应能力。另外,此方案中成像模块只能通过其导光结构对物体表面进行反射照明,没有配合相应的部件以实现观测玻片标本等情况下的透射照明,降低了此模块在其所针对的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关于集成显微成像模块的显微设备方面,目前的便携式数码显微镜多为采用显微镜头和感光芯片组合通过机械移动结构进行手动调焦,并通过usb数据线传输图像信号给手机或电脑的形式,如申请号为CN201721373383.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件所公布的一种数码显微镜,其采用机械结构对其所述的一体式目镜组件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手动调焦的目的;如申请号为CN201920345625.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文件,其所述的具有放大功能的变焦照相机采用机械结构对感光芯片位置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手动调焦。同时,以上两种显微镜产品都采用在镜头周围简单环形布置外露的led灯珠进行照明,此类方案的主要缺点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529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藏式充电手电筒
- 下一篇:一种弹簧加工用卷绕器





